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末世之蛮荒时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5

分卷阅读75

    上树木比较密集的地方后,几个人放下车子和篮子,开始砍起了树。那些发芽的、表皮发绿的树木,他们都没动,只是把枯死的树木放倒,锯成了一截截的木柴。枯柴比较容易砍断,忙碌几个小时后,他们很快就收集了一大堆的柴禾。

    吴大齐和陆志飞把粗重的树干都放到独轮车上,用绳子绑好,推着往山下走,其余几个人则每人背一大捆树枝,也跟着下山。走到半山腰时,卢志和见这里离山上的那个地窖不远,便说:“我到地窖那边看一眼再回。谁想跟我去?”

    卢九月忙说:“我去我去!”

    最后朱云也跟着去了。三个人把背着的柴禾放到路边,提着斧头,绕道到地窖那边。卢志和看了看地窖口,就见门口伪装的树枝还是原来的样子。拉开树枝,里面的木门也是好好的。

    他开门进了地窖,看了看里面,他们放进来的物资也都好好地。卢志和只扫了两眼,便从一个纸箱里翻找出几大包食盐带在身上,转身又出了地窖。

    卢九月和朱云正站在地窖门口,看着不远处的破砖烂瓦。——去年冬天他们躲在这里时,到处都是厚厚的雪。现在积雪消融,旁边残破的房屋露了出来。

    卢志和关了门,又十分细致地把枯枝挡在地窖口,伪装得跟先前一样。三个人正准备往回走,朱云说:“反正来了,咱们再过去瞅一眼去,看有没有什么能拖回去用的东西。”

    旁边的屋子已经完全坍塌了。他们上次到地窖里藏物资的时候,过来看过一次。朱云记得里头有根房梁还没断,这会儿便惦记上了,想进去看看成色,如果还结实,就拖回去留着盖房子用。三个人踩着碎砖,缓缓朝房子那边走,到了房前,朱云果然看到那根梁柱从砖瓦间翘起一头。她心里一喜,忙跑过去,用斧头背敲了敲碗口粗的木头,木头嗡嗡作响,看着还很结实。

    朱云正盘算着要把木头怎么弄回去,就听卢志和在旁边忽然喊:“云姐,快来!”

    朱云条件反射般吓了一跳,立刻握住斧头朝旁边飞奔过去。就见卢志和跟卢九月蹲在一个小土堆前,两个人都埋头看得很认真。

    “你看!”卢志和指着土堆上冒出的绿色小芽儿说:“快来看!这是不是红薯苗?”

    卢九月也拿着个小铲铲,轻轻拨开一点土,说:“我觉得这是红薯,可又像是土豆,到底是红薯还是土豆啊?”

    朱云在两人中间蹲下来,一边用手小心地扒土,一边说:“月,别用铲子,小心伤着红薯种,……这是红薯苗,这下边好象还有几个发了芽的土豆!”

    “太好了,”她看着土里面的几个小红薯和小土豆,脸上满是笑,说:“这下子咱们能种红薯和土豆了。”

    “好少啊,”卢志和虽然开心,但是看到红薯和土豆只有几个时,还是十分遗憾,“太少了,种出来也不够吃啊……”

    “够了够了!”朱云满脸喜色,屋里的那根木梁也顾不上看了,从旁边寻了个烂竹筐,小心翼翼地把那几个红薯土豆连同旁边的土一起扒起来,放进了筐子里,说:“走走走,回去!咱们一回去就堆肥!”

    他们带着那几个宝贵的土豆红薯回了家。到家后,趁着其他几个人劈柴的劈柴,烧火的烧火,卢志和跟朱云两人先找了个废猪圈,把里面的黑色肥土铲起来一层,又把灶下的草木灰和肥土混合,堆成了一个一米见方的土堆。

    然后两人把山上带回来的红薯土豆清理了一下。最后从土里找出来的只有五个红薯和六七个土豆,朱云把它们小心谨慎地放进了肥土层,又极其细心地在肥土上洒了水。

    不上十天,红薯芽越来越长,变成了藤蔓,五个红薯的藤蔓长了一大蓬。有一天,趁着天下小雨房子停工,朱云把藤蔓都割下来,剪成了手指长短的一截截,教大伙儿一根根扦插到地里,就这五个小红薯长出来的藤子,竟然把一小块地都插满了。

    等浇完水,朱云直起腰来,看着田间星星点点的绿叶,欣慰地说:“你们就等着吧,这是头一茬。等插的苗子成活了,咱们再把红薯藤剪下来,插第二茬。要不怎么说红薯是顶好的东西呢?搁哪里都能长,还别说咱们这样好土好水地伺候着。别的不敢保证,今年红薯咱们一定能吃个够!”

    第46章 插秧

    因为回来后一直都忙着盖房, 陆志飞他们从城里带回来的光伏发电设备始终搁在房间角落里,落了一层薄薄的灰。自从上山砍了一次柴后,几个人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先抽时间把这套发电装置安装起来。

    按照江铭起初的设想, 是要等房子盖好后, 把发电板装到屋顶上。但是一场冰雹打消了他的设想。发电板看起来那么脆弱, 别说鸡蛋大的冰雹砸在上面, 就算普通的冰霜雨雪, 对它都是种摧残。为了能让这套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多几年,他们必须要组装成方便收纳的样子。

    这对几个从前的工科男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尽管现在, 他们连看懂那张简易的安装说明书都花了不少力气,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并非完全无用,关键时刻, 两人脑海里自然而然地闪现出高中物理书里的一鳞半爪,零打碎敲拼凑起来,竟然让他们只花了大半天时间,就串联好了那些发电板,并把它们固定在两块大木板上。太阳好的时候, 可以把木板抬出去, 找个地方让它好好晒着,阴天或夜里再把东西收进来。这样虽然麻烦了一些, 安全系数却比放在屋顶大了许多。

    碰巧这几天太阳都很灿烂。大伙儿把发电板抬到外头,晒了没两天,蓄电池就充满了电。陆志飞和江铭埋头捣鼓了一阵子, 照着说明书装了个逆变器,蓄电池就能用了。晚上他们接了线,装上了一个一百瓦的灯泡。灯打开的那一刻,白色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间屋子。

    他们的小屋从来没有这么亮过,太明亮了,太刺眼了,所有人都眯起了眼睛。末世的夜那么黑,黑得都快让他们忘了,自己也曾在这样明亮的灯光下生活过很多年。

    当然,他们安装蓄电池,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照明,而是为了帮忙干活儿。有了电,很多工具就能使用了。吴大齐首先把自己找到的套工具拿出来,给里面的电锯充起了电。第二天砍柴的时候,他手持这把电锯,简直不要太爽利。链条呜呜地转着,只需要轻轻使点力,一根碗口粗的木头就一分为二,跟切西瓜似的。

    几个男人都兴奋坏了,轮流试了试电锯,并热烈地交流了使用技巧。随后,他们兴冲冲地扛着锯子和斧头再次上了山。这一次,他们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把两大车柴禾推下了山,工作效率提高得不止一点两点。

    有了电,他们盖房的进度也比之前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