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经典小说 - 汴京生活日志在线阅读 - 汴京生活日志 第27节

汴京生活日志 第27节

    因而比起巷子里那些排行四五六开外,只能穿哥哥jiejie们轮了不知道几手,料子都洗的发白,身上也打满补丁的小朋友,他们家二弟已经称得上干净体面了。

    如果自家条件不改善,二弟往后的弟弟们才是各种意义上的悲催。

    但沈丽姝毕竟见过现代小朋友享受着多么全方位的呵护,代入一下就觉得他们家二弟真心太不容易了,长到这么大才苦苦等来人生中第一件量身定做的新衣裳,结果自己还没穿上感受幸福,比他还小几岁的小弟竟然也要有新衣服了,这还有天理吗!

    他不冤种谁冤种?

    沈丽姝完全能理解小家伙的崩溃,便也真心实意哄了他几句,并拿出解决方案——小弟的新衣裳暂时不做了,他们自己做衣服剩的料子,可以再缝个书包,这样他们上学也方便。

    他们家的条件如今有了质的飞跃,逢年过节,姐弟几个再做新衣服,也不可能故意落下小弟。

    但只要不在自己第一次这么值得纪念的时候戳他心窝子,沈进殊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当场答应了沈丽姝的调解方案,并提出一个小要求,他对母亲已经彻底失去了信任,要阿姊亲手给他做书包。

    沈丽姝:……

    然而她又做错了什么?

    可是对上小家伙还包着泪的狗狗眼攻势,她也没办法狠心拒绝。

    跟总是被儿女们弄得焦头烂额的老母亲沈徐氏不一样,沈丽姝行走江湖、在小团队里混得如鱼得水,凭的就是她娴熟的端碗技巧,既答应了二弟,大弟的书包当然也不能落下。

    好在沈丽姝穿越自带缝纫技巧,冷不丁让她绣花可能要麻爪,但简简单单缝两个布袋子,简直易如反掌,沈丽姝就抽了不到一小时的空搞定两只书包。

    是那种特别基础简单的款式,唯一值得夸赞的地方就是她给小书包缝上了扣子,只要扣上就不用担心东西从包里掉出来。

    这个与众不同的小细节,瞬间让两只平平无奇的布袋子变得别致起来,也让它们的小主人沈文殊和沈进殊小朋友兴奋得又蹦又跳,恨不得第二天就背着它们去上学。

    再后来,沈徐氏实在看两只光秃秃的书包不过眼,抽空拿过去绣了几丛竹子,让它们看起来更加别致秀雅,也让兄弟俩更加爱不释手。

    所以沈丽姝一提议去朱砂镇也算出远门,最好背上书包,兄弟俩立刻热烈响应,并抢着给她装纸和笔。

    但准备这么充分的沈丽姝,到最后关头也没有把纸笔拿出来写合同。

    她已经知道在这个时代,签字画押不一定具有约束力,反而她的自作聪明很有可能把事情弄巧成拙,因为官府不是什么事都管,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和能力对薄公堂。

    他们就算签了合同,未必就比陈家兄弟口头承诺的份量重。

    因为这是个人情社会,陈家兄弟这么好说话,就是看在他们妹夫的面子上,而她既然请来了大头叔当中间人,在大家都没有提契约的情况下,也没必要再画蛇添足。

    于是事情就这么口头约定了,。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最后也没拗过陈家人,在这里吃过午饭才动身返回。

    回到家中,小伙伴们自发的摆开架势苦练烧烤技巧,从朱砂镇直接扛了百来斤木炭回来,堆在屋檐下和半箩筐木炭形成了小巫见大巫的鲜明格局,囤货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徐虎他们也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干。

    今天没准备rou也没关系,沈家人送来的蔬菜正好派上用场,蔬菜本身味道一般,反而更能考验他们的烧烤水平是否有进步。

    作为自封的美食评论家,沈丽姝又尝了不少烤串,晚饭都少吃了半碗。

    吃饱喝足,徐家众人照例在院子里聊天吹风。

    晚风带着凉意,但也不是特别冷,大家更愿意在有月光的院子里吹风,也不想这么快回房睡觉。

    沈丽姝也坐在屋檐下,正好想起白天去陈家的事,便从荷包里掏出一两银子交给徐二舅,表示这是拿木炭经费,快用光了再提前问她要。

    在某些方面,沈丽姝还是很讲究的,总不能让帮忙运送的徐二舅还要给他们垫付货款,就算徐二舅自己愿意,她也不好意思。

    当然徐二舅起初也不肯收,经过了一番你来我往的拉扯,最后才在她的坚持下把钱收起来,徐二舅嘴上还有点无奈的道:“左一两,右一两,昨天还买了那么多rou,姝娘来姥爷家玩到底带了多少钱?”

    沈丽姝也没想到事情进展这么顺利,导致她花钱如流水,面露惭愧的摆手,“没带多少,剩下的不敢多花了,不然连大弟二弟的束脩都交不起。”

    说起这个,徐二舅立刻露出了得意的神情,邀功地道,“对了,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林夫子说了,大弟二弟只要乖巧不添乱,可以免费在他这里开蒙,不用交束脩。”

    沈丽姝听了果然颇为惊喜,“是因为今年不剩两个月了,林夫子才暂时不收束脩的吗?”

    “也不全是。”徐二舅先说了他之前琢磨的几点理由,但其中还有个原因是连他也始料未及的,“林夫子原先回镇上开办私塾,就是因着接连丧父丧母,需要回乡守孝,教一教学生也好维持生计。如今他也快出孝期了,能赶上后年的乡试,正是需要潜心苦读的时候,据林夫子自己说,他在先生和同窗的帮助下,拿到了江南某间知名书院的推荐函,过完年就要带着妻儿前往南方,不但没法再教书育人,就连这镇上的祖宅,也要托林里正帮他租出去。”

    一听林夫子要去江南求学,徐家人都觉得很是惋惜,就连已经很久没去林夫子跟前报道、算是小学辍学的徐虎,也忍不住对小表弟们感慨道,“那你们运气还算好了,林夫子愿意给你们开蒙,他在镇上几位夫子中可是脾气最好的,从不打手心,不像另一位林夫子那么古板严厉。就算大弟二弟跟不上其他人,我们林夫子也只会耐心的多教几遍,不用担心挨打。”

    身为大哥的徐虎还能替小表弟们庆幸,年龄大不了几岁的徐林徐鹭却是幸灾乐祸居多,嬉笑着附和:“对呀对呀,你们千万不要去另一位林夫子那里,不然手心都被打肿,筷子都握不住。”

    只天天听阿姊说读书好,从不知道读书还要挨板子的沈文殊和沈进殊吓得瑟瑟发抖,纷纷扑进了阿姊怀里需求庇护。

    徐二舅见状连忙安抚道,“大弟二弟别听他们瞎说,另一位林夫子可是举人老爷,他收学生只收有天赋、要走科举的,别说咱们家交不起给举人老爷的束脩,就算交得起,林举人也不会随意收学生。”

    徐二舅这番话并没有安慰到兄弟俩,毕竟他们不会去林举人门下,却不代表除林夫子以外的先生不打手心。

    生活在乡下的孩子从小野惯了,被父母揍到大,像徐林徐鹭这样年纪小的,更是被爹娘揍完还尝尝被哥哥揍,从而练就了一身皮糙rou厚的本领,除了林举人那种可以把学生手心打肿的狠人,其他夫子只是用戒尺抽几下手心或者脑门的程度,他们根本不怵。

    但生活在城里的沈家人不兴揍孩子,沈徐氏面对撒泼打滚的二儿子都是习惯性寻求闺女的帮助,而不是cao起鸡毛掸子,就能猜到沈文殊和沈进殊兄弟俩从小到大也没挨过几次揍。

    所以徐二舅安慰了一通,反而把小朋友们安慰得更害怕了,越发往强大可靠的大姐怀里钻。

    沈丽姝也很是配合搂住了鹌鹑似的他们,随即对着得意忘形的小表弟们露出了和善的微笑,“林子鹭子,你们是不是忘了什么?”

    对危险一无所知的小表弟还可爱的歪着头:“忘了什么?”

    “忘了你们自己也跟大弟二弟差不多大,赶明儿他们去上学,你们也要回学堂的呀。”

    这话一出四座皆惊,不但徐林徐鹭的笑容彻底凝固在脸上,其他人也倍感震撼,而其中反应最大,要数他们俩的母亲,大舅母和二舅母不约而同的出声询问:“姝娘为何这么说,是不是林子他们太调皮捣蛋,给你添麻烦了?”

    风水轮流转,这下轮到沈丽姝目瞪口呆了。

    她以为徐姥爷家能送所有男孩儿都去读书,应是这个年代少有重视知识的人,自己提出让小一点的表弟们重返学堂,他们都会高兴支持才对,怎么都露出一脸大事不妙的表情?

    经过一番沟通,沈丽姝才知道,徐姥爷他们送家里的男孩都去读书,跟观念没关系,单纯是因为咱家不差钱。

    事实上,他们的想法特别朴实无华,家里不缺孩子们这几个劳力,与其让他们整天在街上无所事事,不小心学会某些二流子的陋习,还不如花些钱送他们去私塾,起码能学会写自个儿的名字。

    但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粗人,往上三代也没出过什么秀才公文曲星,谁也不指望孩子们能读出个什么名堂,反倒是沈丽姝带着表兄弟们大赚一笔还不够,之后又要一起摆摊卖烧烤小吃,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这是个很不错的营生,往后干得好,可能孩子们从此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他们自然不介意早早辍学这件小事。

    反倒是沈丽姝说要表弟们回去读书,把大舅母二舅母吓得够呛,还以为她是对表弟们有什么不满了,随时做好了替儿子滑跪道歉的准备,让外甥女看在她们的面子上,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可是他们不介意亲儿子小小年纪辍学打工,沈丽姝却介意得很,之前卖糖炒栗子他们还中途放了小长假,也已经把大家累的够呛,接下来的烧烤摊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是情况好,大概率就是全年无休的状态。

    小表弟们还是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岁数,勉强能抓住童年的尾巴,委实没必要过早承担生活的压力。

    沈丽姝摸着仅剩的良心,用三寸不烂之舌劝长辈们送小表弟回学校,先拿自家举例,她自己的亲弟弟也没有不读书跟着他们干活的,可见她是真心实意为表弟们好,才希望他们也回去读书的。

    姥姥姥爷舅舅舅母们保持沉默。

    最后,沈丽姝拿出了投资的杀手锏,表示待会还要跟表哥表弟们商讨一下烧烤摊生意的投资和占股,只要两位小表弟也把他们赚的钱投进来,大家就还是一起做生意,每个月不去城里帮忙,也照样能分到一部分钱,这样他们就能安心念书,等学成归来,书写算数记帐都掌握了,能帮到她的地方也更多。

    毕竟他们的摊子只会越来越大,往后缺的只会是能写会算的人才,而不是只能卖苦力的。

    包括徐虎表哥和徐力表弟,因为太能干了,烧烤摊根本离不开他们,导致他们没法回学堂深造,她之后也会定期组织自学班,一起创业的这些小伙伴,一个都不能少,必须掌握记账和算账这两项基本技能。

    大概是她这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学习态度,最后打动了徐家人,徐姥爷最后拍板决定,“姝娘说的有道理,那林子和鹭子你们就安安心心跟大弟二弟一起读书吧,城里的生意等你们长大些再去帮忙。”

    饶是一家之主发了话,两位舅母还是有些不乐意,两位小朋友就更是哀叹连连,但很快他们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

    早在表妹说起投资入股,徐虎就抽空回房把他们的小金库带出来,如今话题告一段落,他便迫不及待奉上了所有财产,“姝娘你说我们最好也投一些,那我们赚的钱全在这儿了,你看够吗?”

    这些资金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太多了。

    沈丽姝是立志要当大老板的女人,即便他们的烧烤事业还没迈出第一步,她也要做持股百分之八十的大股东,这样她才拥有绝对掌控权。

    最后,沈丽姝忍住了把这匣子钱都收下的冲动,只从中拿了十五两,跟小伙伴商量道:“你们投十五两,我投四十两,加上烧烤的想法是我出的,我们各自二八开,如何?不过分红是分红,在烧烤摊干活,咱们每个月也另有一份工钱。”

    徐虎他们一直记着是姝娘带他们发家致富的,早就死心塌地跟她干了,别说二八分,就是一九分他们也毫无怨言,不过他们觉得投资金额有问题,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确定了他们出二十两,沈丽姝出四十两,二八开。

    沈丽姝:……

    不得不说,烧烤摊投资压力是有一些的,小伙伴们多出五两也能派上大用场,她最后还是厚着脸皮占了这个便宜,拿纸笔记下他们商量好的分配方式,并在长辈们的见证下互相签字。

    徐虎他们觉得这个很不错,清晰明了不易出错,还请她按照相同格式,也帮他们兄弟立了个契约。

    收到小伙伴们的资金,沈丽姝手头宽裕了,开始琢磨着花钱,第二天便让徐二舅带他们去铁匠铺,她要定制一套烧烤架。

    第34章

    爹娘的口信。

    沈丽姝知道铁制品昂贵, 却不知道它那么昂贵。

    她带着图纸去找镇上的铁匠铺,按说工费什么的肯定要比城里便宜,可人家一看图纸, 计算了下大概重量, 就收了足足五两银子的定金。

    按照预付款百分之三十的原则,等他们交付的时候, 至少还要再付十几两的尾款, 依着当前的物价,这套烧烤架堪称天价了。

    但这钱是必须出的,烧烤缺什么也缺不了烧烤架。

    沈丽姝仍是乖乖掏钱了。

    小伙伴们看她掏钱的动作, 一面心疼一面还要庆幸, “得亏是卖糖炒栗子赚了不少钱之后, 姝娘才想到卖烧烤这么好的法子, 不然咱们手头没几个钱, 别说烤rou了, 连这劳什子烧烤架都买不起, 上哪儿卖烤串去?”

    沈丽姝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说还是要多赚钱多攒钱, 有了钱做什么都方便,还能赚更多的钱。”

    小伙伴们深以为然的点头,纷纷捂紧了自己的钱袋子, 坚定了日后只进不出、把钱都攒着让姝娘带他们投资赚大钱的路线。

    沈丽姝看他们严阵以待的神情反倒笑了,“倒也不必这么紧张,接下来要出的大头已经不多了, 应该就是香料和摊位费两项, 比起这几样, 买rou买菜其实都花不了几个钱。”

    徐虎自然的接过话茬, “那我们这阵子还是不能松懈,得多练习技巧,最好再琢磨琢磨,能用什么法子减少香料也能烤得好吃。”

    “对,如果实在无法在香料上节省,那就尽可能把技术提高,咱们用了好东西,就要呈现出最好的效果,争取让客人吃了还想吃。”

    徐虎和徐力这两个已是板上钉钉的烧烤师傅,被她三两句话说得热血沸腾,摩拳擦掌道:“那咱们现在就回去烤rou吧,我觉得我还能再进步。”

    “嗯嗯,我更想试试早上腌的那些rou,会不会比不腌直接烤的好吃。”

    徐二舅看他们有模有样讨论工作,颇为好笑的问,“姝娘,二舅听你的意思怎么好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样子,这是都准备妥当了吗?”

    沈丽姝谦虚的说,“没有没有,只是我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安排了,除了烧烤架子和木炭要等一阵,我还请伯父他们帮忙做拖东西的板车,和方便收起来的桌子板凳,也就是几句话的事情。”

    “不过这些进展都顺利的话,那我们再过个十天应该能把东西运回家,就可以正式准备开张事宜了。”

    她统筹规划、信手拈来的轻松语气,把徐二舅惊得嘴巴大张,半晌才充满佩服的道,“真是瞧不出来,姝娘你才回镇上几天,竟然就不声不响办成了这么多事。”

    他早知道姝娘能干,也见识过她指挥兄弟们干活时风风火火、颇有些气势的样子,但是仍然没想到她小小年纪还有这份本事,竟然把方方面面安排得妥妥当当。

    徐二舅忍不住代入了一下,换自己遇上这么多事情要安排,大概早就晕头转向、毫无头绪了。

    真实情况远没有姝娘说的那么简单,只会动嘴皮子可办不成事。

    最后,徐二舅带着几分自愧不如的感慨为外甥女点赞,“姝娘找的人真合适,你那几个伯父都是有些手艺在身上的,正好地里也没什么活计,沈老四他们肯定一心扑在木工上,把你们要的东西做得漂漂亮亮。”

    沈丽姝美滋滋收下了二舅的表扬,她也觉得自己这么安排挺好,现代人喜欢公事公办,不讲那些关系背景,但穿到古代她才知道,在法律不够完善的地方,人情关系反而更牢靠。

    沈家伯父们本来就不要报酬也愿意帮她做东西,在她坚持按市场价给钱、要当他们甲方爸爸的情况下,沈家众人这些天更是起早贪黑在院子里叮叮咚咚,那叫一个全力以赴、干劲十足。

    看着架势,沈丽姝也有信心,他们唬弄谁也不会唬弄她这个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