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文盲的北宋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

分卷阅读4

    三叔这就去找郎中过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条街上不是只有魏家一家医馆,李三叔雷厉风行,没多久就带回来了一个郎中。魏拾遗老老实实的任由郎中给他把脉问话,偶尔摇头偶尔点头。

    最后,郎中叹着气说道:“这位小郎君应该是得了失魂症。”

    失魂症就是现代的失忆症。

    李三叔一听,立刻着急的问道:“那这病还能治好吗?”

    魏拾遗表情落寞。

    郎中:“这种病很蹊跷,有些能治,有些不能治,家里人多关心关心,好好养着,或许还有好的一天。”

    送医生离开给诊金的时候,魏拾遗的心口都在疼,魏家太穷了,但是他又不能自己给自己判定病情,一来他学的是西医,对这个时代中医的名词不了解,二来只有其他的郎中诊断,才能真正的取信李三叔。

    李三叔还是不信一个好好的人怎么就得了失魂症,于是变着法儿的问魏拾遗问题,结果是当然什么都问不出来。

    许久之后,李三叔只能相信,“拾哥儿,你别害怕,要有不懂的就来问三叔,知道吗?”

    魏拾遗重重点头,非常感动,“好!”李三叔和李三娘对魏家兄妹是真的好。

    接下来,魏拾遗从李三叔那里打听到了许多的消息,算是弥补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不了解。

    比如原身目前在一家太医局读书上课,已经读了三年,还有一年就能参加考试正式成为医生。

    又比如这个时代的医生数量不多,大多数毕业之后就会为朝廷效力,私人医生很少。普通人想找一个医生来给他的医馆坐镇,很难。

    要找也不是不行,有两种办法可以选择,第一种是找游方郎中,第二种就是到学校里找学生。

    但第一种比较难,因为游方郎中四方行走,想找到他们的踪迹很不容易,于是就只能选第二种办法,恰好魏拾遗也是医学院的学生,算起来还比较方便。

    李三叔基本上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了魏拾遗,却独独遗漏了很重要的一个人——原身阿爹。

    其实魏拾遗一直在想,他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原身应该也能想到,那么为什么原身就没想过找郎中坐镇呢?反而看着医馆因为没有看病郎中衰败下去。

    刚才李三叔提到了原身阿爹,那会不会就是原身没找郎中坐镇的最终原因?说起来也很奇怪,原身和他meimei的年纪都比较小,有很大的可能原身的阿爹年纪也不大。

    一般来说,医药世家的人都比较注重养生,古代的人寿命虽然普遍都短,但这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的还是比较少。

    见魏拾遗问得彻底,李三叔才叹着气把这件事告诉给了魏拾遗。

    原身的阿爹是得病死的,但导致他得病的原因却不普通——他没能治好上一任皇帝的病。

    原身的阿爹医术高明,却没治好皇帝的病,最后忧郁去世。

    看来给皇帝治病的压力还挺大的。

    原身阿爹没能把皇帝治好,还和皇家挂上了钩,魏家这个小医馆怎么可能招到郎中,生意怎么能好,所以才会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衰败至此。

    李三叔不想让魏拾遗再伤心一次,才隐瞒了下来。

    “所以拾哥儿,你要是真想找一个郎中在医馆干事,你可以去找学院里的学友帮忙。”

    虽然不容易,但也可以试一试。

    魏拾遗道:“三叔,我知道了。”

    这时,李三叔从怀里拿出了一个袋子放到桌上,袋子磕在桌上发出了一声不小的声音。这动作以及这场景,魏拾遗心中一惊,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果然是一大片白花花的银子。

    粗粗掂一掂,至少有五十两。魏拾遗没在古代生活过,但是看电视上也演过,五十两能让普通人家生活两三年,这可是笔巨款。

    “三叔,这钱我不能收。”魏拾遗把袋子推回去。

    李三叔沉下了脸,说道:“谁说这银子是给你的,这是我用来买药材的。”他起身出了内堂,到柜台处对伙计说道:“把你们医馆的枸杞,当归,何首乌都给我拿一点。”

    伙计不懂看病,抓药也没学完,但拿单独的药还是可以的。

    “你们读书的就是这么多事。”李三叔说道,“你三姐要生产了,这些到时候都能用上,我们家也开了个不大不小的酒家,兜里还是有点余钱。”

    魏拾遗一怔,他哪里不知道李三叔是为了让他安心才这么说的。他捏紧了手里的钱袋子,心中感动。

    李三叔的钱是给原身的,但恩惠却实实在在的落在他的身上,他不会忘记李家对他们的帮助。

    北宋很繁荣,官员的俸禄多得令人咋舌,一年能达到十多万之巨。大多数医生以后都会为朝廷效力,以后怎么也是个官员。

    他打算请的虽然是在校医生,但是工资也低不到哪里去。也就是说,要是没这五十两,他现在连一个医生都请不起。

    看完医馆,魏拾遗就和李三叔回去了。回到李家已是晚上,李三娘就让他们赶紧吃饭。

    天色太晚了,拾欢也饿了,魏拾遗就厚着脸皮在那里蹭了一顿饭,令人意外的是,李三娘做的菜,看起来平平无奇,味道却很不错。

    吃完饭,他向李三娘道了谢,才带着魏拾欢回了家。魏拾遗回去没睡觉,躺着想了很多,然后翻身起来坐在桌子上开始慢慢写字……

    第二天,李三叔上门,他刚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香味,香辣扑鼻,令人口齿生津。

    凭着李三叔做酒家的多年经验,这一道菜要是放在酒家售卖,一定会很火热。他循着味道去了厨房,发现做菜的居然是魏拾遗。

    第4章 004 麻辣香锅

    “拾哥儿,你怎的会做菜了?”李三叔惊讶的问道。

    魏拾遗把菜从锅里盛起来,递到李三叔面前,笑着说道:“这是我刚刚看书的时候跟着学的,还是第一次做。”

    李三叔疑惑,“书上还会写菜谱?”

    魏拾遗笑着点头,“当然,三叔你来尝尝,看味道好不好。”

    碗里的菜看着清淡无味,窜出来的味道却香辣冲鼻,北宋年间还没辣椒,能出辣味的材料只有天价的胡椒,或者茱萸。

    没错,这茱萸便是王维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

    能避灾,还能做当佐料。

    魏拾遗嗜辣,无辣不欢。当年他为了一口吃的,拉着寝室里兄弟走街串巷的找吃的,最后还在宿舍里把解剖完了的动物带回来,偷偷摸摸的瞒着宿舍阿姨用电磁炉做吃的。

    说来也是有趣,当年他们吃rou菜的时候,还坐在一起讨论这rou是动物哪个部位的,有什么功用。

    昨天他吃着李三娘做的菜,尝出了辣味儿,想着他们酒家应该能做辣菜,于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