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清穿成康熙表妹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3

分卷阅读263

    是,只是我从未想过,明夷竟然看得如此长远。”有些是有些局限,玄烨都没有察觉,可是明夷却已经有了目标,甚至以此为目标不断的改进,更要说服玄烨。

    在消化明夷说的那些话,玄烨同样在反思。

    “沙俄胆敢进犯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不会是唯一,只要有一天大清不及他们强盛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对大清出手。”听到玄烨否认并非看不起商人,明夷也就继续刚刚提出的观点。

    最好的证明莫过于沙俄的进犯,这场仗刚打完,一个国家如果不足够强盛,谁都能踩上一脚,如果不能反击,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自己的百姓被欺负,国土被夺去。

    明夷都拿事实来说服玄烨了,玄烨又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居安思危,不管是什么人都一样。

    一个国家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得失,更要考虑百年甚至几百年之后究竟会怎么样。

    玄烨震惊无比的凝望明夷,越想越为之而惊心。这些年在外面,明夷到底经历了多少看到多少?

    “对外贸易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都有什么样的变化,哪些东西是我们所没有的,我们更应该向他学习。皇上喜欢西学,喜欢和传教士们讨论,为何不考虑在太学之中设立同样的科目,让他们一起学习?”明夷能够在外面暴露自己那些算术,都是因为从小和玄烨一起和传教士学习,理所当然的就把上辈子学到的代数几何合理化。

    明夷是在征知书院把这些科目放入讨论和学习的行列的,但是大清最高的学府却只读四书五经。

    “皇上以为一味的读那些四书五经,果真就可以治国平天下,能够应对外面的变化?”身为帝王想要中央集权,把所有的权势牢牢的握在手里,所以希望底下的人变蠢。但这样一来当真对天下都是好?

    凡事有利有弊,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若一味的想要中央集权,却不把江山稳固,天下百姓放在心上,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完全可以预料。

    玄烨想否认,或是不愿意接受可能带来的后果,明夷都给他指出来,打开眼界,放眼未来,终能决择。

    玄烨望向明夷显露出来的是满心的惊叹,“多年在外,你竟然学到那么多东西?”

    明夷沉吟半响,出门在外,确实是明夷最好寻来的借口,毕竟从小在宫里,她都是跟玄烨一起读书识字,学到什么,擅长什么,都瞒不过玄烨,有些想法,可以作为想法,然而要是想把事情合理化,要寻借口,恰恰明夷并不想寻太多的借口。

    “学海无涯,不出去看过,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宽广,广州我也曾去过,同他国的传教士亦有接触,和我们宫里见到的人完全不同,而他们告诉我的世界,那些东西,也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明夷说到这里都是真的。

    早些年明夷在听到玄烨开海禁,马上就动了海上贸易的心思。不能否认此时大清的繁荣,以及大清存在的许多东西都是让国外的人趋之若鹜的,□□上邦,后来在国外人的眼里更是成了一个黄金满地的人。

    如此的情况下,大清输出的东西,将会带来多大的利,显然易见。

    “皇上不想让人去看看外面的人究竟都是怎么样的?”明夷问起玄烨,玄烨不好奇外面的世界,不想知道在外面,比英吉利更遥远的国度里,究竟有多少国家,他们是不是比大清更繁荣,更昌盛?

    玄烨看出

    明夷眼中闪烁的光芒,“你想出海吗?”

    原以为明夷会点头,没想到明夷摇了摇头,“我喜欢我们的国。未必见得国外会比我们大清好。”

    上辈子明夷对出国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国外的月亮不会特别圆,如今大清都处于封建制度之中,其他国家是什么样,明夷一个不了解世界史的人不清楚,但未必见得比大清就会更好。

    每一个国家都有他好与不好的一面,明夷喜欢华夏的文化,喜欢华夏的人,并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国家,哪怕为了自由,亦不曾想过远远的逃离。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明夷很明白,她这一张脸,她的性子,换一个国家,也不见得会比现在过得更好。

    对于未知生活的冒险,又或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明夷一直所向往的都是安宁自在的日子。

    她希望可以自由,因为她喜欢看这天下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人文,没有人喜欢被人禁锢,纵然一开始她未必想要离得玄烨远远的,却因为玄烨的强留,明夷本能便想反抗,大抵这就是逆反心理吧。

    玄烨听到明夷的一句喜欢我们的国,暗松一口气,但凡明夷不曾想过永远的离开大清,一切都好。

    “此事,我们能否细议?”玄烨提起此,明夷道:“早些年乔幽让人安排了,具体如何行事,可以让乔幽同皇上细说。”

    明夷提出的仅仅是想法,如何实施,又怎么实施,这一点上来说,明夷不如乔幽知道得多。

    乔幽此人,借明夷的东风,那么多年来生意遍布天下,富甲一方,着实了不起。

    “可。”玄烨是心动的,同样也为明夷所指出的那些事而自我反省。

    或许,他确实该让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郑和下西洋时历经多少国,那些年里,所到之处如何,经过数百年的变化,难道会和以前一样?

    曾经的大明变成大清,大清的变化和大明是明显的,谁又敢说在这些年来,其他的国家不会同样的变化,那样的变化,将来会不会变成大对清的威胁,玄烨不应该好好的验证一二?

    至此,明夷将事情交给乔幽,和朝廷合伙做生意,如何借大清的力,赚他国的钱,让天下的人都因此富起来,且看看如何运行。

    玄烨作为一个帝王,没有自己的私房钱,或者说,想到自己的私房钱竟然比不上明夷,自然心中有其他的想法。

    能让明夷都赞不绝口的生意,玄烨同样看出其中的利,因此,不由分说的召见乔幽,让她给出详细的方案。

    乔幽早得明夷叮嘱,接下来他们的方向是对外,按明夷的话来说,国中的市场饱满,想要挣钱不容易,既然如此,世界那么大,担了风险,同朝廷一起分担风险,有钱大家一起赚,何乐不为?

    不得不承认,虽然明夷对经营之道所懂不多,可是论目光长远,论对天下时局的掌控,明夷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君不见明夷都把玄烨忽悠上船了,一点都不含糊。

    接下来,如何选择出船的人,代表大清的人出海贸易,一如英吉利的人来到大清,相比起他们想来大清学习,大清派出去的人,完全是想赚人钱的,虽然不能否认在此过程中会有有危险,同样,回报也是巨大的。

    出海贸易,自来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