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拯救美强惨反派(快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7

分卷阅读77

    建了唱曲的台子。

    陶然夹一块鹅rou,香而不腻,闭着眼听姑娘唱的小曲,软软糯糯。

    这小日子太惬意了。

    果然,唯音乐与美食不可辜负啊。

    然而,听着听着,那位姑娘表演结束了,换了一个说书的老者上场。

    老先生一拍惊堂木,说出的话险些让陶然从椅子上摔下来,“这一回咱们要讲的是,真公主因爱谋反,救出假太子,两人喜结良缘!”

    陶然:“!

    “什么玩意儿?这位大爷麻烦您把话说清楚点,您这章回标题到底怎么回事啊?”

    接下来大爷口若悬河,先是分析国家大事,皇上和公主以平关为界限分而治之,讲的一本正经,然后说起这件事的源头,那就是满嘴跑火车了。

    要不是陶然就是他说的故事里的主角,简直都要信了他的鬼话,她是如何如何深爱容昭,并且为他叛出皇家,巴拉巴拉的。

    就连一开始的真公主换假太子,他都说成了陶然主导,原因是换夫成龙。为了容昭,她宁愿放弃公主的金枝玉叶。

    陶然真的好想撸起袖子和他打一架,麻烦老爷爷您讲一讲逻辑好吗?那时候原主还只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女婴懂个锤子的换夫成龙啊。

    老先生说得正嗨呢,忽然有一个食客反驳:“你说的根本就不对!”

    陶然感动哭了,激动地看着他,心里想:“大兄弟,明白人啊!”

    哪知道人家下一句话却是:“我jiejie就在州牧大人家里做厨娘,亲眼见到真公主和前太子用的情侣餐具是越窑青瓷,才不是你说的汝窑白瓷!”

    老先生从善如流地改了这个细节,继续笑眯眯地讲接下来的故事。

    陶然都想掀桌了,“果然这位老爷爷,我们还是直接打一架吧!”

    第51章 假太子

    陶然本来是想和那个说书先生, 好好聊聊什么叫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结果却看到老人家拿起一根盲杖, 摸索着探路。

    居然是盲人吗?

    他说书的时候完全看不出来啊。

    酒楼的小二交给老先生一个包裹,他刚一走出后门,就有一大帮孩子围着他, 乖巧地叫着:“爷爷!”

    他们有的帮他接过手里的东西,有的扶着他的胳膊。

    这帮半大的孩子,簇拥着说书先生,一路七拐八拐,最终停在了一处破庙外, 里面迎出来更多流浪儿童。

    有一些孩子身上还有残疾, 但全都打理得干干净净, 虽然穿的衣服料子一看就很差。

    他们不争不抢, 排着队领完了包子, 然后和老先生汇报:“爷爷,我今天在林子里捡了好多柴禾。”

    “我打了两桶水回来。”

    “我在城门口听了新的故事,据说公主殿下和前太子穿的情侣装,是从冀州那里传来的风尚呢。”

    老先生往下压了压手,“不急、不急,你们先吃东西,一会儿再慢慢说。”

    然后他转身问道:“两位小友, 你们跟了老朽一路,是有什么事情吗?”

    容昭长叹一口气:“我对安州的治理,还是不够啊。”

    不然老人家也不会明明是个盲人, 养活自己都很难了,还要再照顾这些难民儿童。

    阳光正好,老人家一身青色长袍,洗的半旧,颜色微微发白,他坐在门口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晒太阳,把盲杖放在一边,惬意地眯着眼:“公子无需自责。

    穷,是救不完的,这不是仅凭你一人之力就能办到的事情。更何况这里大部分孩子,也不是因为这次霜冻灾害,才成为流浪儿,而是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慈幼局早就住满了,他们也进不去。”

    慈幼局是古代的孤儿院,收留那些弃婴。

    陶然那一腔怒火,早就散了个干干净净。

    这还怎么打一架?人家是个上了年纪的盲人啊!骂都舍不得骂,老人家是个大好人,她很钦佩他。

    最后只能强行问了一句:“你说书讲的故事,不符合事实吧?”

    老先生笑了一笑:“我最后不是说了嘛,本故事纯属虚构。”

    陶然:“可你前面讲的家国大事,又是那么精准到位,和这样精彩的前半段一比,后半段的故事就显得……怎么说呢,公主在你心里就那么恋爱脑吗?恋爱脑的意思就是,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

    老先生:“没办法啊,市井小民不喜欢听我分析的那些时事,就爱听这一口爱恨情仇,家里这么多嘴等着糊口呢,我不讲,别的说书先生就会顶替我。

    为了戏剧效果,难免有夸张的部分,比如公主换夫成龙。但这样的夸大不是刚刚好吗?大家听完之后,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一点也不合逻辑,也就更清楚地知道那只是故事,而不是现实了。

    至于公主,那公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陶然:“什么怎么想的?”

    老先生手持盲杖,在身前的黄土地上画出一幅大周地图,他手里的那根木棍就像长剑一样锐利,划过地面时似有铮然之声。

    他虽然双眼瞎了,心里却亮如明镜,盲杖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全国一共二十余州,平关以北占了一半,容周和敌国蛮夷呈夹角之势,把公主的地盘围在了中间。

    至于平关以南,那问题就更大了,皇上的身体不大好了,如今最有可能即位的人是三皇子,他是刚愎自用之人,根本不懂民生疾苦。

    如今早已民怨四起,容周政权如同狂风暴雨里的一间茅草屋那般摇摇欲坠,更别提在南面还有镇南王,宋家军随时有可能挥兵北上。

    那么,明明手握三十万威武军,有上官岳这样的名相、容昭这样的良臣、上官耀这样的虎将,明明有横扫六合之势,却选择偏安一隅的公主,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排除掉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唯一一个,哪怕再是不可思议,也就是唯一的答案——公主打从一开始想的,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她自己并无称霸之意。

    那么,不是为了爱,还能是什么呢?以我这颗脑子啊,只能想到这种分析。恐怕其他州的州牧,也有这样想的吧?

    有四个州都按照上官岳所说,信了平关以北是皇上赏的公主封地,可他们真的看不出如今双方其实势如水火?只不过他们也搞不明白公主到底想要什么,只能暂时听了这个解释。

    师出要有名啊,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说到最后,老先生站了起来,声音慷慨激昂,清瘦的身形,却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势。

    陶然想的当然是赶快治好容昭的病,然后回到现实世界。

    至于之后,她也早就想好了,上官岳和容昭随便一个,都能主持大局,而且都会做的比她更好。

    或许他们早就有了全盘的打算,只不过现在,因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