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密妃娘娘每天都在变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8

分卷阅读208

    蜜菀所生的两个孩子拟定名字的事情,只是避重就轻的笑着对太皇太后道:“朕已经为十一阿哥赐名胤祥,为十公主赐名钰珩。密妃也很喜欢朕为十一阿哥和十公主所赐的这两个名字。”

    太皇太后在心里琢磨了一番这两个名字的含义,也点头称赞道:“皇帝为十一阿哥和十公主赐的这两个名字果然极好,是适合两个孩子的好名字。”

    皇太后也笑着道:“密妃为皇帝生下龙凤胎,这可是大清自开国以来难得的吉兆。皇帝和太皇太后偏疼密妃和十一阿哥、十公主一些,也是应该的。”

    众位妃嫔们听闻康熙不仅为蜜菀晋了位份,就连她所生的一对龙凤胎都在出生当日便被康熙正式赐了名、序了齿,不由得各怀心事。对蜜菀的好运气,有人羡慕,亦有人嫉妒。

    只因众人皆知虽然康熙如今已经有了许多阿哥和公主,但正式序齿、赐名并且养大的却不多。

    通常康熙都会等小阿哥和小公主们养过百日甚至过了周岁之后,才会正式为小阿哥和小公主们赐名序齿。而在密妃为康熙生下十一阿哥和十公主之前,皇宫之中唯一一位刚一出生便被康熙赐名并序齿的一位阿哥便是太子胤礽。

    对于康熙对蜜菀母子三人的偏爱,许多妃嫔们心里皆有些嫉妒与怨怼,尤其是那些曾经为康熙生育过皇子和公主的妃嫔,心里对于康熙格外偏疼十一阿哥和十公主皆有些吃味。

    贵妃钮钴禄瑾瑜却是唯一一位例外之人。

    贵妃早就已经将这件事情想明白了,康熙之所以如此偏爱十一阿哥和十公主,除了他们是龙凤胎、是大清难得的祥瑞之兆以外,只怕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康熙如今正对他们的额娘密妃王氏宠爱有加,因此,十一阿哥和十公主不过是沾了密妃的光,子以母贵,因此才能得到皇上的恩宠与看重。

    在贵妃看来,在皇宫之中,小阿哥和小公主们成年之前子以母贵,成年之后,若是小阿哥和小公主们因为个人的本领得到了皇上的恩宠,他们的额娘自然也会跟着沾光,这便是母以子贵。这本就是皇宫里历来的规矩,也无可厚非。

    就如倘若二阿哥胤礽不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他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又哪有这个福气得到康熙的恩宠与看重,刚一出生便被册立为皇太子?这便是后宫之中子以母贵最好的证明了。

    而密妃身为汉女,她所生的十一阿哥就算再得皇上的宠爱,也只不过是被皇上单纯的当成儿子便疼一些罢了,即使有一天皇太子出于某些原因无法继承皇位,皇上也根本不可能将帝位传给十一阿哥。

    既然如此,她又何须对密妃和十一阿哥被皇上偏爱一些便耿耿于怀?既然皇上和太皇太后喜欢密妃,她更要好好的对待密妃,如此才能让皇上和太皇太后知道,比起从前的皇贵妃佟佳氏,她才是更适合执章凤印、统御后宫之人。

    于是,在皇太后说完那番话以后,贵妃便率领众位妃嫔站起身子,向康熙和太皇太后、皇太后道喜,并且称赞密妃能够为皇上生下龙凤胎,是一位有福之人。

    之前有皇上和太皇太后护着密妃,又有皇太后为密妃说话,现在还有贵妃娘娘称赞密妃,其他妃嫔们也不是傻子,即使有些人对密妃心存不满,但也不会笨到在此时当众将嫉妒密妃的话宣之于口。

    于是,众位妃嫔们皆在贵妃的带领下向康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道了喜,不管她们否出于真心,众位妃嫔们皆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起密妃和十一阿哥、十公主,使得中秋家宴显出一派温馨祥和之态。

    贵妃的行为果然令康熙和太皇太后十分满意。康熙还当众夸赞贵妃仁善宽和,治宫有方。

    由于今日举行的是中秋节家宴,宴席上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样、色香味俱佳的月饼。

    清宫里的月饼种类非常多,既有用香油和面制作而成的香酥可口的香酥皮月饼,也有将奶油和面做成的奶香味十足的奶酥皮月饼,另外,还有用猪油和面做成的味道香浓的月饼。

    清宫里的月饼不仅面皮种类繁多,里面包着的馅料更是丰富多样、美味可口,既有以甜味为主的月饼,也有以咸味为主的月饼,可以满足不同主子的口味。

    甜味的月饼制作时主要以糖、豆沙、枣泥等食材为馅料,咸味的月饼制作时则以芝麻、椒盐为馅料。两种口味的月饼虽然滋味不同,却都十分美味。

    康熙最喜欢的便是香酥皮椒盐月饼,太皇太后则喜欢奶酥皮枣泥月饼,后宫里的众位妃嫔们也大多偏爱甜口的月饼。

    清朝宫廷月饼不但种类繁多、味道多样,就连月饼的大小都有八种不同的尺寸。在御膳房里,用于制作月饼的月饼木质模具中,最大的一个模具重达十斤,直径竟长达四十厘米,最小的才只有三两重,直径只有七厘米长。为了使做出的月饼更好看,这些模具上还有很多有趣的图案,如华美的广寒宫殿、美丽的月桂树、可爱的玉兔、各种八仙法物、如意祥云等等。

    康熙望着眼大宴桌上摆放的那个又圆又大的月饼,看着月饼上面印的那只正在桂树下倒杵的玉兔,心里便忽然想起了蜜菀。

    康熙觉得有时候蜜菀眨着漂亮的大眼睛向他撒娇的模样像极了可爱的小白兔,娇软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不住既想要好好疼爱她,又忍不住想要欺负她。

    康熙忍不住想道:倘若菀菀此时在这里,看到这么大个的月饼,心里一定会十分喜欢吧?

    康熙目光微闪,微微勾了勾唇角,侧头对身旁的梁九功低声吩咐了几句话。梁九功恭敬的低声应诺了一声,连忙带着小顺子去御膳房办差去了。

    正在宴席上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时候,庶妃佟佳云绮忽然站起身子,迈着轻盈的脚步,袅袅婷婷的走到康熙面前,柔声禀报道:“皇上,嫔妾特意为了今日的中秋家宴练习了一只曲子,希望可以弹给皇上听。”

    太皇太后微微眯了眯眼睛,虽然太皇太后并不喜欢佟佳氏,却没有说什么,反而看着康熙,仿佛十分好奇康熙将会如何对待佟佳氏。

    康熙脸上虽然不见半分笑容,却淡淡的对佟佳氏道:“既然准备了曲子,便弹来听听吧。”

    庶妃佟佳氏大喜,连忙吩咐她的宫女侍琴将她的古琴摆好,白皙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弄琴弦,弹起了一首应节的曲子,并且开口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