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同人小说 - 重庆风云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吉林省延边市的安图县,这里是长白山系列山脉脚下最近的县城,但是在安图县西北方向,其实还有一个规模不比安图县小的茂林镇,但这里已进入长白山系奉别山腹地,自古就山高皇帝远,从内战初期这里就等同于自治,后来二战爆发,土匪进山这小镇是必经之路,慢慢就变成了奉别山上土匪们的前沿阵地。日军进入东北后也谋划过此地,但由于地理位置太偏远,地界上又土匪山匪众多,派大军过来战线拉得太长,沿途封锁线薄弱,极易被抄后路,尝试多次效果不佳后日军不得已暂停了对茂林镇的攻占,但仍然派了个连队过来伪装成商人进驻此地,不过明面上,这里还归国民政府管辖。

    茂林镇地靠物产丰富的长白山,盛产天才地宝,山里那么多稀罕的宝贝,随便弄出来点都有人高价买断,所以这里虽然与世隔绝,但是繁华富饶,三教九流往来商户,很多洋人还有日本鬼子都喜欢到这里淘宝贝。

    西四里街上有一户大院,当年崇祯皇帝被李自成攻破城门前,让贴身太监带着银两出来给他找个清净地方置办些房产,这是其中一处,房子都盖好了崇祯皇帝也自杀了,那小太监回京城的半路听说了噩耗当场就一头碰死,这院子也就这么变成了无主的。

    后来这山里的宝贝被外人所知,越来越多的人都来这里收购天才地宝拿出去卖,来的人多了需要住的地方就多,客栈不够住,更有甚至一个大商队一起来想住一个院子。于是镇上所有无主的房子都被镇长充公,然后向外出租,收租子,还划出了分利标准,镇上的百姓觉得这法子可行,就一直沿用了到了今天。这所大宅子就是其中之一,收了的钱西四里街上所有人家和镇政府平分。

    不过这大宅当初是为了给皇帝用的,小太监还挺上心,建的颇为豪华,是茂林镇最贵的租房,一般只有洋人才能租得起,但是战争打响后洋人都不方便直接来了,再加上进入茂林镇的路实在很难走,可有好几个月这里大门都没打开过了。今儿一大早,朱门大开,里面俨然已经都收拾好了,路过的人都不住向内打量,猜测这又是哪个不怕死的洋鬼子过来进山收宝贝了。

    没一会,一溜儿八辆顶着国民政府旗帜的大军卡驶入西四里街,中间夹着两辆小轿车,俨然称护卫队形。到了门口也没停下,直接开进院子里,里面空地很大,放下这10辆车也绰绰有余。待最后一辆卡车进门口,开了一早上的大门终于缓缓关闭了,隔绝了外面探寻的视线。

    从小轿车上下来,林楠笙穿着厚厚的貂绒大衣,同系列的皮帽子,只露出那么巴掌大的一个小脸,两抽揣在厚实保暖的皮袖筒里,尽管全身上下都裹得又厚又严实,也不妨碍他艳丽的容貌和欣长的身材。此一行人正是从南边滇缅一路北上的林楠笙部队。

    俞济时和蒋经国离开曼德勒时带走了林楠笙的分析报告,关于日军大规模投放生化武器的详尽分析,只不过这份报告里自然不会提有关于威胁到苏联的问题,而是附上了一份亦真亦假的病毒分析报告。报告上731部队特有的绝密表示和钢印都非常清晰,日语夹杂着英语的分析报告看得出来已经是经过提炼的,但还是偶而冒出一句研究者专用的晦涩难懂的术语,蒋介石对这份报告深信不疑,奈施谷一战他非常满意,不但缴获了很多731和德国研制的药品,还有很多珍贵的实验结果,相比起来歼敌2000都不算是头功了。

    林楠笙针对这份报告做了浅显易懂的情报分析和解决方案策划,看起来并不难执行,蒋介石现在正是最欣赏最信任林楠笙的时候,这样百利无一害的一次出行任务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批准,如果真的可以在长白山里找到所需的药品,延缓衰老增长寿命,去几趟东北都是值得的,没有一个统治者能够抵抗得了长生的诱惑。

    蒋经国顺势提了一嘴北上的护卫队问题,一路经过三个大战区,还有日占区,一路凶险护卫队不能儿戏。蒋介石听后深以为然,正巧陈诚还没开缅甸,于是直接一道指令,命陈诚遴选北上护卫军,编制按一个加强师算,至于是实际人数和装备,蒋介石没规定死,陈诚也就当不知道,最终给林楠笙收拾出一个加强军的战斗力。这里面就包括原东北军的53军,北上作战,没有比他们更熟悉的了。

    别看林楠笙长得美,那可是心狠手黑,杀起日本鬼子来丝毫不手软,指挥团体作战时,能全歼的绝对不留一个活口,能坑杀的绝对不人工枪毙,一路北上让对他还不甚熟悉的新整编护卫军充分见识到了这个玉面阎罗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还没等进入东北地区,这支军队就已全然看不出是临时组建,全军上下高度统一,令行禁止。

    “林长官,外面太冷了,房间里已经烧好了地龙,快进屋吧。”副官严柏站在上风处给林楠笙挡着风,看着林楠笙冻红的脸颊担心到。

    林博葴已经被俞济时带回重庆,蒋介石美其名曰此路凶险不忍心让稚子冒险,养在他身边可以被更好的照顾,这番话也未必不是蒋介石的真实想法,但绝不是唯一一个想法,把林楠笙的孩子养在身边林楠笙就会更听话,但他只需要锦衣玉食尽心抚养孩子,给他最好的待遇,保证孩子的绝对安全,林楠笙只会感谢他而不是记恨他,“人质”和“保你一条血脉”之间只有一纸之隔,端看你怎么处理。

    林楠笙虽然心中不舍与幼子分开,但他知道他只有毫不犹豫的将孩子交给蒋介石,才是对孩子最安全的选择。更何况只要蒋介石不知道孩子父亲是谁,这孩子未必不会落到陈立夫手上教养,毕竟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蒋介石只要觉得他可信,说句话替委员长尽个心,孩子也就离开蒋介石身边了。

    屋内烧着地龙,四角都摆着水仙,正当中一个云仙水球,既暖和又湿润。林楠笙脱下厚实的貂裘和帽子,露出里面的皮衣皮靴,东北除了冷还刮风,北风挂起来跟刀子一样,所以北方人穿衣服除了保暖最重要的还得隔风,皮革就是首选。

    这一身棕色的皮衣皮裤还是毛人凤托人连夜赶制出来的,当时毛人凤知道林楠笙下一站目的地时阴着一张脸都不想管林楠笙了,让他去大东北冻着去,冻怕了就知道回来了,真实胆肥了,连东三省都敢去。当时戴笠把秘书处第一次拟好的调令直接撕了,险些电令就近的军统站行动队把林楠笙抓回来。陈立夫更是狼心狗肺,俞济时带回来的儿子就在眼前了,他第一个想法是用儿子威胁林楠笙即可滚回重庆。

    但最终,毛人凤还是托人赶制了最好的御寒衣连夜在林楠笙的北上的必经之路上把衣服给他;戴笠在秘书战战兢兢拿着的委任状上重重的签下了名字;陈立夫看着林博葴一张肖似林楠笙的脸,想到他身上林楠笙的血,黑云压顶里一个礼拜还是作罢了。

    林楠笙明白,他们终究都会答应他的。

    “去外面买些这里出名的野味吧,既然都来了这长白山脚下,不常常这里的特产怎对得起一路劳顿。”林楠笙捧着一杯热茶,吩咐勤务长,“刚进大门时我看着咱们对面有个专卖野味铺子,看着还算新鲜,去买点来,今天中午就吃这个了。另外隐藏在山南面的军队,一定要保证他们的伙食御寒棉衣。”

    勤务长是个老兵了,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虎背熊腰但粗中有细,他应道:“长官放心,军队那边我亲自去督办。”

    林楠笙放心他做事,随口道:“你办事我放心,这样让启文和兰铃去买咱们吃的食材,你亲自去盯军队。”

    那山货铺子就在大宅斜对门第三户人家,不是饭店,就是倒卖山里头打猎带出来的山货,一只野山鸡放上海滩能比普通的鸡rou贵十倍不止,不仅是因为野生,还因为这些野味是吃山里头天才地宝长大的,它们的rou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天然的良药了,加之味道纯鲜,自然价高。

    此时店铺门口站着个中年男人,他看着紧闭的大门忽然打开,然后走出几个人来,其中一男一女向着他这边走来。中年男人立刻换上一副热情的态度,“官爷,咱们铺子的山货都是当天新鲜的!”他指着一支成年人两个巴掌大的的灵芝道:“您看这灵芝呈色,炖鸡汤的时候放上二两,补气安神最是好。”

    兰铃看着那只大灵芝,想着他家主子日理万机劳心劳力的,吃这个最合适,她笑着说到:“老板,给我包起来吧,您可给仔细点,若是碰了磕了不入我家主子的眼,我可不算完的!”

    中年男人笑得更殷勤了,他手脚麻利又仔细的包着那支灵芝,还不忘保证:“姑娘您可信我大老刘,咱干这行二十年了,就从来没糟践过一支灵芝,保管您拿回去还跟林子里新摘得一样!”

    翁启文挑着野山货,基本上把他店里的好东西都包圆了,“刘老板倒是实诚,这山货呈色确实都不错,这些我全要了。”

    那刘老板一听,心里可乐开了花,出手阔绰的客人谁不喜欢,“听官爷的口气,您可是行家!”

    翁启文不置可否,他就是原东北军53军的,进53军之前隶属敢死队,这长白山他没进一千也得有八百次了。他看着老板收拾东西,就看到老板货柜上摆着个标本,那是个蝴蝶标本,花色非常奇特,蝶翅上一边花纹形似骷髅头,一边形似美人脸,端的是罕见。

    “老板这是什么蝴蝶,倒是别致。”兰铃也看到了那个标本,女孩子倒是很喜欢这些摆件。

    “官爷好眼力,这蝴蝶名叫鬼美人凤蝶,不是这的品种,是我们去南方走商偶然遇到的,带回来的收藏,就这么一个。”

    翁启文眸光一闪,随即恢复如常,“既是老板个人收藏,我们也不好夺爱。”

    回到大宅,如今名为“林公馆”,兰铃便进厨房和后勤的厨子一起备菜,翁启文走到正在看今天汇总情报的林楠笙身后,“是那家,掌柜姓刘,正对南墙的柜子第三层靠左摆着一个鬼美人凤蝶的标本。”

    林楠笙看情报的动作一顿,“旁晚你再去找他,让他明天准备一车山货直接送进来,记着挑人多的时候说。”

    “属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