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清穿之皇太孙躺赢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3

分卷阅读163

    悉,也早没有了犹豫之心。弘星一边cao作小模型船在水池里上下,一边观察记录数据,一面和他阿玛解释:

    “十三叔说,那一带的民众迁移出来,朝廷拨款在其他地方建房子,给土地。

    弘星在想办法,尽可能地保留那里的二十五万亩良田。若不能保留,将来也可以广泛养殖各种动植物,建成一个京郊的生态园区……”

    太子微笑听着,知道儿子不想轻易舍弃,也不舍得打击儿子:“如果保留良田,必然要有足够的农户种植,很多的农户留在那里的话……当地人和水库必然无法共存……”

    弘星眉头拧巴出来一个疙瘩。

    京城最缺的是水,而京城最多最好的水在潮白河。如果说黄河是中原人的母亲河,那潮白河就是京城人的母亲河。

    潮河和白河在这里交汇而成,要修建的水库横跨在潮白两河主河道上,距离京城约二百里路。它将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水库,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

    更会是京城乃至整个京畿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源之一。

    “工部的意见分为两种。一个是,目前京城还不是非常缺水,水库建设好以后可以养鱼、被淹的土地上也可以养一些水物儿,种植水稻……

    等到京城必须要水的时候,养鱼不成养牛羊……养牛羊不成,还可以作为京城西郊小江南的延续……”

    太子摇头:“是不是,更多的人反对,就要保持潮白河的水质,从现在开始?现在城西和皇城、宫里用水都是阳明山的水和井水,其他地方主要是井水,京城的人只有在休沐日去澡堂子,也是这个原因,缺水。

    潮白河作为饮用水是早晚的事情,早一天开始,对当地人更好。”

    弘星嘴角紧抿,他阿玛在做实验,他在计算数据,画图纸……一份图纸画完,收拾好实验室,弘星和他阿玛分开的时候,突然说道:“阿玛,弘星在潮白河的时候,总听当地人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

    “潮白河的人,已经意识到朝廷要动那条河,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地表示支持,他们乐观、勤劳、淳朴……一切为了京畿地区的用水……他们非常理解。

    阿玛,历史书上,总是记载谁谁功成名就,谁谁大jian大恶,大恶人都有名字,青楼女子都有名字,他们却没有名字。”

    亲亲阿玛摸摸儿子的小脑袋,帝王心术,阶级压制精英政治、古往今来权利阶层的各种愚民之术……儿子都知道,都懂,可他无法接受,可这就是事实。

    亲亲阿玛对上儿子的大眼睛,瞅着里面那清晰可见的小人影儿,只笑着说说:“他们以后,在历史书上都会有名字。弘星记下来他们,他们不就是青史留名了吗?”

    弘星瞅着阿玛笑,抱着阿玛,跟一个小娃娃一样:“谢谢阿玛。”

    太子抱着儿子沉默,就感觉怀里的孩子还是当年那个小红虾一样的小婴儿,心里头满满当当的,酥酥麻麻的,感动。

    *

    做精英政治多简单?

    多符合人性人心?

    全国上下只要五分之一的人活得好,活得像个人,就是一个好皇帝,至于其余的五分之四,自有这五分之一去管制。

    这些人,能有片瓦遮身,能有一顿稀饭就咸菜免于饥饿,那就是太平好日子,就是大盛世。

    谁像儿子一样,傻乎乎的一片赤子之心,要所有人吃饱吃好,吃饱吃好后还要读书,读书了还不是光读书还要学会思考,要活出一个人样儿……

    要肯定他们的价值!

    那是——“价值”!

    月朗星稀,夜色如水。畅春园里头的灯光和月光一起照耀着湖水,波光粼粼。

    弘星回去小西园洗漱沐浴,太子跟儿子小时候一样守着他睡着后离开。弘星睡得香甜,太子回去的路上,仰头看向夏天的夜空,心里头起伏不定。

    为什么历史书上连青楼女子都有名字,做活儿最多的人却没有名字?

    因为当权者就要否定老百姓的价值啊,就要打击老百姓的自信和勇气,要打击他们那一颗要当“人”的心。

    看看儿子折腾的,儿子一说女子做家务有价值,农夫种地有价值,匠人有价值……这才多久?这些女子就能立马精神抖擞,这些人就能要求大清的功名之人取消各种特权……

    人——就跟那动物没有区别,训鹰,训人,也没有区别,一个大棒一个枣儿,不停地贬低老百姓到烂泥里,不停地提高自己阶层的地位,老百姓面对精英阶层永远只有羡慕和害怕,只有卑微,只有听话……

    太子摇头失笑。

    他们的汗阿玛养他们,就跟那排兵布阵一样,这个儿子做什么,那个儿子做什么,而他们兄弟打小儿在一种紧张的气氛里长大,面对家国危机,汗阿玛的期望,跟一个上紧了发条的怀表一样不停歇……

    大哥把“皇位”作为目标,他把汗阿玛的“父爱”作为目标,三弟一头钻进书本里,四弟板着一张冷脸……每一个兄弟都很累很累,都在勉励坚持不知道哪天就崩溃……

    一直到弘星出生了。

    弘星出生了,大清有一个嫡出嫡出的小皇孙,可算是松了一口气,不管他们兄弟如何,大清下一代的继承人有了,他们的希望有了,他们的汗阿玛欢喜地宠爱孙儿,也不再天天一张嫌弃脸盯着他们了……

    谁也没有想到,弘星带给大清的,是这么巨大的变化!

    太子的脑袋里翻涌着回来京城后面对的一切,抬头看着璀璨夜空,默默不语。

    *

    皇上第二天中午和太子说话儿,父子两个都很有默契——民智开启,价值肯定,伴随着而来的,当然不止是这些——今天是功名之人,明天就是皇家。

    皇上颇多感叹:“小孩子,总是小牛犊一样朝梦想冲冲冲,总是对世界报以最大的善意,总是相信世界上百分百的美好……弘星才九岁那,朕也不忍心要他快速长大……”

    太子默不作声——他汗阿玛的潜台词就是,儿子是儿子,孙子是孙子,儿子能使唤就使唤,孙子能宠着就宠着。

    皇上摸摸八字胡,满满的都是对乖孙儿的骄傲,一点儿也没有偏心的自觉:

    “时代的大趋势,估计是改变不了了。即使我们阻止一些年,也只是螳螂挡车。欧洲的思想启蒙从意大利开始,朝英吉利蔓延,引发英吉利革命,下一步,就是法兰西……

    大清,根深蒂固的权利文化,没有五百年上千年,几乎没有‘思想启蒙’的可能。但是,技艺方面,不论如何,不能落后……”

    皇上的意思,这些儒家文人,不会这么认输的,就凭他们的手段,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再过五百年,还是一样的摸不到权利的边儿,但是物质生活方面,国家技艺方面,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