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天下为公

    第一百章 天下为公

    庙内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霉味,火焰冒出的烟雾一缕缕钻出庙门,随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屋子正中央供奉着一尊残破的石像,辨不清面容,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躲雨的二人。莫约过了一些时候,他们身上的衣服被火烘干了不少,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但庙内的氛围却因火焰的燃烧而变得愈发安静。

    “荀令君,有一件事情我实在想不明白,希望足下能为我解惑。”

    暮色之中刘备的声音蓦然响起,荀彧温柔回应道:“你说。”

    刘备稍微活动身体,望着荀彧道:“我感觉自己平日里也没做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事情,为什么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有一堆人盯着我、找我帮忙、把自己的秘密分享给我,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这个问题倒是把荀彧问倒了。他仔细回忆了一下刘备的所作所为,接人待物的确算得上低调,为人处世也相当稳重内敛,确实没做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不仅如此,甚至主动避免和人来往过密,除了整天缠着荀令君撒娇以外,基本上没有做过太出格的事。想起刘备那些可爱的示好举动,荀彧不由笑了出来。

    他微笑道:“没办法……你实在太特别了,就算躲起来也没办法让人不注意你。”

    “我不是说这个,”刘备不悦地拧眉,“我是问你为什么要把秘密告诉我,你反对曹cao父子称帝的想法,为什么要跟我说?”

    荀彧低声回应:“这里并没有外人,玄德,我只是想跟你说说心里话……”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在你眼中,我刘玄德不是外人吗?”

    荀彧神色复杂地看着刘备,他知道刘备不相信他对国家的忠诚,艰难道:“我知道你心地善良……曹军这样残害百姓你看不惯,我们是否忠诚于国家你也不在乎。我希望你离开许昌之后可以保住性命,这样才能实践你口中的道义。如果你一定要以卵击石,用自己的rou身去对抗强大的军队、在袁曹之间左右周旋,恐怕很难得到庇护。”

    他深思熟虑许久,谨慎道:“如果你诚心想保护陛下……也要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才是,不能永远依附旁人。”

    刘备质疑道:“荀先生这是在为我出谋划策吗?”

    “我一直在为你谋划,不是吗?”荀彧对上刘备的目光,坦然回答,“你说不想做探子,不想过屈辱的生活,我让你到我身边来;你希望取得曹公信任逃出许昌,我也尽力在帮你,让他明白你的重要性。就算希望曹公托孤给你,也没有半分伤害你的心思。你担忧陛下被人残害,想救出陛下,我也在想办法让你可以顺利在乱世中存活。你质疑我对国家的忠诚就算了,还要质疑我对你的友善吗?”

    刘备被这番话深深震撼道,良久无言。确实……无论刘备在令君面前如何无理取闹,如何对他们君臣破口大骂、横加指责,他都一门心思护着自己。这样一想……这家伙好像也没有那么坏,可是他对待百姓的痛苦又显得很冷漠……刘备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荀彧,他猜不透这个人在想什么……

    “如果你不是个坏人,为什么要辅佐曹孟德?”

    荀彧眼底浮现起痛苦的神色,他自嘲地笑道:“曹公曾说过要为国尽忠,绝不会藏有私心……你怀疑他的忠诚,怀疑他的承诺不会长久,你当然可以怀疑,也可以逃走。可是对我来说,怀疑一个可能会背叛国家的曹将军,回头去投奔一个肯定会背叛国家的袁将军,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他无望道,“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无论选择什么,好像都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玄德,我真的不想和你成为敌人,你心地善良,不该被战祸裹挟……”

    荀彧几乎落下泪来,他心中决绝地想着,如果刘备这样心怀道义的人都会在乱世中如孤鸿铩羽般轻易沦亡,我情愿和他一道死去,也不想孤身一人坚守着毫无作用的道义……

    “至少,”刘备迟疑道,“袁本初爱惜名声,不会肆意残害平民百姓。如果他们两个都要篡位,那百姓也会更加爱戴袁绍、会支持他做皇帝,也会少死很多人。”

    “那我又能怎么办!”荀彧唰地一声站起身来,他悲愤地看着刘备,焦急道,“袁本初的儿子在内斗、谋士在内斗、武将在内斗,他和他的兄弟也在争斗不休,这样一个人莫说不能统一天下,就算能,他的天下也必然四分五裂!天下未定、强敌未灭,他身边所有人都在忙着互相争夺权势地位,”他气到眯起眼睛,对刘备道,“玄德你恐怕不知道,他的某个儿子偷偷写信给司空,说要联合司空消灭他的父亲兄弟,与之密谋共分河北。这样的诸侯,这样的父子,他们有可能取得胜利吗?”

    “你发什么脾气呀!”刘备眨眨眼,责备道,“他们父子不和,又不是我的错,你干嘛凶我。”

    荀彧有些不好意思,他回避着刘备的目光,轻轻坐了下来,挨着刘备近了一点:“我的意思是,袁本初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好,他是个很无能的人,你要是寄希望他能保护你的话,肯定会失望的。”

    “那我就不明白了。”刘备摸着下巴,不解道,“你既然觉得曹公有能力打败袁绍统一天下,按理说你应该支持他改朝换代才对,为什么跟我说不支持他儿子做皇帝?”荀彧刚想回答,被刘备抬手制止,刘备继续道,“荀先生不必辩解。您刚才说我刘玄德不必在袁曹间周旋,是因为不能以血rou之躯对抗强大的军队。陛下也是血rou之躯,他也没有权势,更不该忤逆曹cao才是。既然外姓诸侯统一是大势所趋,更应该努力劝陛下退位以求周全性命。您又为何要执着于国号呢?”

    “难道……”刘备细细思索,道,“您只是爱惜自己忠臣的名声,不忍亲自逼陛下退位,其实心中已经支持曹公称帝,嘴上不承认而已?”

    支持曹cao称帝……荀彧不由皱眉深思这件事。其实刘备和他谈论这个话题之前,他还相信曹公会一直按照当初自己说的那样忠于国家,并没有想过他会废汉自立,甚至也不确定他能不能打败袁绍。而且曹公年纪不轻,又常年奔袭于战场,再加上董卓袁术的前车之鉴,亲自篡位的可能性比较小。最后帝位的角逐者应当不是曹cao、袁绍和皇帝这三个人,更有可能是他们的子嗣和陛下争夺帝位,如果支持皇帝的诸侯多一个,陛下的胜算就会大一点。

    但刘备想问的肯定不是这个……军队不在皇帝手中,无论曹cao或袁绍的子嗣是否有能力,只要掌握了军队随时都可行废立之事。退一步说,就算刘姓诸侯里有个人异军突起平定天下,也只会自己称帝,不会把皇位还给这个许昌的小皇帝。这种情况下,坚持这个虚假的朝廷确实没有任何意义……

    荀彧对皇帝的感情并不算深厚,也明白刘备所说,不该让陛下心怀幻想,更不能用全家人的命对抗军阀,应该让他早点清醒,明白自己傀儡的地位,早早做好退位的准备,不要妄想能够除掉权臣殊死一搏。

    但是……荀文若想看见的天下,是君王仁慈、百姓和乐、士人各司其职,文臣武将相谐、每个人都充满欢声笑语的天下。谁能创造这样充满幸福、真正太平的天下呢?袁公?还是曹公?又或者是士人心中依旧敬重的年轻皇帝?如果荀彧支持曹cao篡位,到最后却建立了一个百姓遭受无穷无尽苦难的新国家……比起在新的朝代权倾朝野却遭人唾骂,他情愿跟着旧王朝一起死去,死在鄄城永不休止的黑夜里,和那些被他下令斩杀的兖州百姓一同被埋葬,葬在太阳升起前的黎明中。

    他恍惚地站起身来,不知不觉走到庙门口,走到破旧掉色的红漆木门边,静静凝望屋檐落下的雨水,背对着刘备问道:“刘将军,你还记得吗,刚见面时你问过我,我最想要的是什么……”

    “记得。”刘备也跟着站起身来,上前走了几步,站在荀彧身边,他道:“您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多么美好的愿景啊,”刘备感慨道,“美好到我都想把它当成我自己的梦来做了。”

    “其实我骗了你。”荀彧转过身来,双臂交叠,倚靠着门框,看着刘备笑道,“我当时想的是,随便说两句什么,找个理由把刘备打发走了算了。”

    刘备微微一笑:“我猜也是。”

    “只是这样一个随口一说的、小小的谎言……但既然说出了口,”荀彧伸手接住屋檐落下的雨水,任由冰冷的水珠顺着指缝滑落到地面,他落寞道,“对我来说,就是值得坚守一生的承诺。”

    刘备轻轻挽住荀彧胳膊,把脑袋靠在荀彧肩头,他微微闭上双眼:“……嗯。”

    雨幕将喧嚣隔离在二人之外,他们从未感受到如此强烈的孤独,又因为在暴雨中互相搀扶而有了些许的慰藉。此时他们都短暂忘却了那些困惑和烦恼,忘记了风雨飘摇的国家、流离失所的百姓、无所依靠的士人,也忘却了残酷到令人发指的战场,二人静静依偎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彼此。

    刘备偷偷睁眼注视着荀彧的侧脸,压抑不住心头的迷恋和欢喜,心头暗暗下定决心道:荀令君到底还是心怀天下,目前也只能寄希望于曹cao平定天下后不再残害百姓,但这条道路肯定行不通,那些平民也绝不该为了统一惨死。只是我现在实在太弱小了,无论如何,也要让荀令君看到我……不再是只能被人保护的刘玄德,总有一天,也能去保护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