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爱

    第一百一十三章 爱

    这个问题很残酷,也很直接。荀彧并不掩饰自己对袁绍的厌恶,包括不限于他无视国家、子嗣相争、迫害韩馥、不懂用人、嫉贤妒能。他也不掩饰对曹cao的欣赏和支持,包括军事政治用人各方各面的能力。可是曹cao屠戮百姓,即使他有再多优点,袁绍有再多缺点,那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荀彧支持曹cao反袁绍,的确考虑过曹cao会继续屠城,但仍然心怀侥幸,觉得河北富庶,一旦安定河北就会得到大量资源,没必要屠杀百姓。

    但他不确定,也不敢上战场确定,他怕看到的不是想看见的结果。如刘备所言,荀公达、郭奉孝都是上战场的,无论曹cao做了什么、好处坏处美名恶名他们一起承担,一起同生共死。但荀彧则不然……他坐镇后方运筹帷幄,更像是个纯粹的旁观者。所以当曹公迎接刘协、善待刘备之后,荀彧是喜悦和快乐的,因为他可以把这两个人当成同伴,以摆脱曹cao的恶名对他的影响。哪怕有一日曹氏父子真的夺皇位,至少刘备和刘协对荀彧心怀感激。至于支持袁曹争霸的理由,是支持曹cao曹丕称帝,还是坚持刘协的皇位,又或者是放过刘备给他一个机会,还是说保住颍川派的权势,其实……

    都不重要。

    他想做出一番伟业,想用自己的谋略辅佐真正有才能的人,不想为了顾虑百姓去支持袁绍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垃圾,情愿支持更有本领的曹孟德,但又对他心怀不满和恐惧。还是那句话,项羽和刘邦都屠城,张良只需要选择更有才能的人;但荀文若不一样,袁绍无视国家荀彧不需要考虑他的死活,刘玄德要是比曹cao更忠诚、更善良、更符合道义,荀彧是很恐惧也很自卑的。

    一旦刘备起家,成功拥有地盘,所有人都会知道荀彧辅佐的不是真正的忠臣,荀彧本人也不是好东西;但如果刘备死掉,死在许昌的话,就会被人逐渐遗忘。曹cao现在是忠臣就足够符合道义,以后是不是不重要,只是不能有比他更好的人出现……

    这就是董昭和程昱一定要刘备死的理由。他没错做任何事,和曹公关系也很好,就算反曹也没什么军事能力。可他拥有的是道义,是能把曹cao所剩无几的遮羞布撕开的良知,比天下诸侯更加忠诚、能得人死力,能得到天下读书人发自内心的敬重。

    刘玄德拥有的东西,是爱。

    这是荀彧不敢想、也不敢有的东西。当刘玄德说要求荀彧支持曹氏父子称帝,帮陛下顺利退位并放皇帝一家人离开许昌的时候,他不是作为朋友来拜托和请求,更像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在发号施令,自认为找到了一个能救赎所有人的方法,就来命令荀彧做到。这是何等傲慢……却又不能指责他什么,因为这也符合荀彧个人和家族的利益。

    “刘将军,你说我对曹公的支持不够坚定,那是因为你还活着。”荀彧凉薄道,“若是坚持辅佐他们父子称帝,那第一件事,就该是杀光你们姓刘的,免得你们跑来讨伐国贼。你想带走皇帝绝无可能,你若是夺走皇帝,我们就是jian臣;你要是带走一个不是皇帝的刘协,那满朝文武全是jian臣。只要你们姓刘的还不死绝,迟早有心怀汉室的士人跑去追随你们,后人会同情你,史官会歌颂你,我们还有什么道义可言?”

    “呵呵。”刘备笑了,“果然如此!这才是不能放走皇帝的原因。你害怕有人打着皇帝的旗号匡扶国家,所以必须把陛下按死在那个位置上。哪怕他不想当皇帝,哪怕他自己想走,你也绝不会让他离开,这才是原因!”

    “那又如何呢?比他更好的人出现了他就该退位,大家都不如他他就该坚守帝位,这才是皇帝该做的事情。怎么能想着抛弃大家自己去过幸福的生活?皇帝获得了幸福,你拥有了被人歌颂的道义,我们还剩什么?我们这些救过皇帝的人就只会背上骂名,凭什么?”

    刘备正想找由头骂荀彧,听得他突然笑道:“刘玄德,你已经什么都有了。你救过百姓、有仁爱之名;和各路诸侯亲近、和文臣武将友善、理解士人之心,你活得光明煊赫,豪情万丈。现在又要带走皇帝,就连一点忠臣的名声都不给我们留下,最后一点点道义也要带走。我们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剩下。你还想让陛下过上平静的生活,我都没有过上这种好日子,不知道自己是救国的英雄还是个乱臣贼子。”

    “张子房可不会问自己是楚臣还是汉臣。”

    “张子房是韩国人,他既不是楚臣,也不是汉臣……”荀彧叹息,“只是韩国灭亡了,所以无所谓楚汉。可我荀文若在洛阳时,是大汉的守宫令;在许昌时,是大汉的尚书令。我的韩国还没有灭亡,如何与子房论楚汉?”

    “可是……”刘备又何尝不明白荀彧的意思,“现在没有刘项,只有袁曹,诸刘皆废,子房也好,文若也罢,都该向前看。”

    荀彧仰视刘备:“刘玄德,你说你不会下棋,那你想不想站上这个棋盘,和袁、曹、孙一道,成为棋盘上的一枚子?”

    刘备摊手,空空如也地展示出来,道:“手中无兵,不敢夺人之地,守不住徐州,打不过曹孟德,为之奈何?”

    荀彧笑:“我不问你能不能,只问你想不想。”

    刘备点头:“想。”

    “好。”荀彧坦然道,“足下无兵、无地、无才,但你有一样东西,别人都没有,只要你把这样本事发挥到极致,那就同样可以站上棋盘,攻城略地。”

    刘备低头请教:“是何物?”

    “爱。”

    “爱?”刘备大乐道,“爱有什么用,爱能当饭吃啊?”

    “能。”荀彧也乐,“爱能让你在敌人手中不被残害,让你无兵马钱粮就有人给你送来,让你没有地盘能让智士为你谋划,让你待在任何诸侯身边都能把他的人才勾搭几个走。爱在战场上没有用,但战场以外的地方,全都有用。”

    刘备心中激荡,若有所思……

    “呵、”刘备嗤笑道,“怎么,你不说我蛊惑人心了?”

    “你要是真能蛊惑人心,那是本事,你应该运用这种能力才是,为什么还要回避?”

    “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刘备惆怅地坐在荀彧身边,他无奈道,“我从小就很受欢迎,很多人喜欢我、围着我转,起初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就习惯了。只不过不是所有喜欢都是纯粹的,有一些人对我的喜欢让我不舒服,很窒息,所以只能回避。”

    “既然如此,那你就爱所有人,但不要他们的爱,拒绝一切示好。只付出,不求回报。”

    “什么?”刘备傻了,“那不成傻子了?”

    “就做个傻子吧!如此一来,所有人都需要你的爱,你却不需要任何人,独自一人也能快乐,爱变成了你招揽人心的利器,不再是你的弱点。”

    “原来像你这样的谋士,连爱也是可以谋划的……”刘备也捧着心脏,“怪不得你老是心口痛,出这么多馊主意,良心都坏了。”

    “我痛苦是因为太孤独了。”荀彧轻轻道,“我没有朋友,没有道义,没有良心,也不是忠臣,没有能力保护百姓,没办法平定天下,没办法建立新的国家,在旧的国家也是个臭当官的,只关心家族,不关心别人,还是个该死的屠城犯。”

    刘备脸上一红:“干嘛记得那么牢啊,我又没说错什么。”

    “但就算是这样,你也爱着我。就算我在你眼里这么差劲、这么不可原谅……你也还是爱着我。”

    刘备侧过头去:“我才不爱你。”

    “刘玄德,我累了。”荀彧伸手抱住身边的人,把额头靠在刘备肩上,“我累了,想回家了,不想去遥远的新国家, 想跟你一起回洛阳去,回到十多年前还没有逃离洛阳的时候,在袁本初招募游侠之前,遇见你……”

    刘备拒绝:“我又不是洛阳人,幽州才是我的家。我只是想去洛阳找找关系,让我升升官,没想到发生那么多事……”

    “许昌不是我的家,也不是读书人的家,洛阳才是我们共同的家,是天下士人的庇护所,也是埋葬所有读书人的坟墓。”荀彧一边说着,一边掉下眼泪,他倾诉道,“这个虚假的朝廷承载不了我们的爱,承载不了天下读书人的梦,它只是权臣手中的玩物。我们读书人在大汉过得太凄惨、太苦难了,新的国家也同样无法带给我们幸福。刘玄德,如果你有本事、有办法,就回洛阳吧,把读书的人爱、梦、希望和尊严,都带回洛阳去,带我们回家。”

    刘备肩头的衣衫被荀彧的泪水沁湿,或许也被天下读书人的泪水打湿了。他渴望回到幽州、回到公孙瓒身边的梦被读书人的眼泪一点点动摇,那个年轻时候去过的、只在记忆中存在的繁华都城洛阳一点点清晰起来,又逐渐模糊暗淡。就在这忽明忽暗之间,洛阳坍塌了,被烈火毁灭的城郭,四散奔逃的人群,被侵略殆尽的妇童,那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也在迅速击垮刘玄德内心高筑的堡垒。被焚毁的洛阳、被屠破的徐州,就算无人带领也在残害百姓的贼寇。那些哭泣、哀嚎、悲鸣,还有由刘虞袁绍等人在河北构建的短暂希望,都在迅速崩塌、崩塌、崩塌……

    我还能依靠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