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

分卷阅读19

    皇帝的白月光啊,哪能不巴结?

    起码,不能明面巴结了,以免惹了皇太后、武姑娘的不满。

    可在皇帝跟前,那是需要表达了善意的。

    有些善意,旁人不知道,那没关系。

    皇帝知道了,就很重要的。

    寿康宫。

    皇太后没歇下。

    皇太后的年岁,在这个时代里,算得年长了。

    人老了,觉少。

    “哀家待蓉儿是不是过于的心善了?”

    皇太后轻声的说了话。

    武嬷嬷陪着皇太后进的宫。

    这主仆二人在宫里几十年了,可以说,默契十足的。

    这会子,武嬷嬷知道的,皇太后不是在问话。

    皇太后是在问心,问自个儿的心。

    “武氏一族啊……”

    皇太后一声的叹息。

    对于御花园发生的事情。

    皇太后全知道了。

    这里面的事情,皇太后也是有些证据的。

    可偏偏啊,皇太后还要捂了一些盖子。可又不能捂嘴的太利害,免得要想查了头尾的皇帝那儿,落了一些什么,让皇帝查到了。

    这会伤了母子感情的。

    这一对天家母子,还是需要了彼此的尊重。

    皇家的脸面,那是什么都重。

    “嬷嬷,记得明个儿,你亲自去乾清宫走一趟。”

    皇太后提了话。

    “诺。”

    武嬷嬷应了话。

    武嬷嬷看出来了,皇太后已经下了决断。

    第12章

    次日。

    寿康宫。

    正统帝给皇太后问了安。

    这一对天家母子谈了谈心。

    “哀家瞧着,慕容国舅家的二姑娘不错,是一个好孩子。”皇太后夸了正统帝的心上人,说道:“此回,哀家就想留了这孩子在宫里,你是天子,这后宫的嫔妃,总得讨了你这天子的欢心。你觉得可成?”

    皇太后在示好。

    正统帝当然看出来了。

    “慕容表妹得母后的看重,朕觉得行。”

    正统帝的话,也简单。

    正统帝给的答案,当然在皇太后的预料之料。

    皇太后颔首,笑道:“哀家琢磨了,慕容家的二姑娘乃是国舅的嫡女,这位份上不能委屈了。”

    皇太后说这话时,又笑道:“宫里还缺了两个定额的贵妃,正巧着,今年大选,天子的两位表妹都入了选。”

    “哀家瞧着,她们都是皇亲国戚家的贵女,做了贵妃也是使得的。”

    皇太后这是给自家和慕容家的一起,谋了福利。

    正统帝听了。

    他沉默了片刻。

    “慕容表妹乃是记名嫡女,如何比得武表妹?”

    正统帝有意见了。

    这话,皇太后听了,觉得亏心。

    慕容婉儿乃是慕容国舅的嫡女,宫里的老人能不知道?

    这一位慕容婉儿实际上,就是慕容夫人的嫡长女。

    当年,太宗废太子的继任庆子妃阅选。

    皇太后参加过阅选,那是仔细的查了这一位的品性的。

    这元后娘家的侄女,皇太后是继后出身,能不熟悉吗?

    现在慕容国舅家,为了名声着想。

    就是让这一位慕容婉儿,这一个前头担了未过门太子妃名声的女子,那是改名换了身份。

    大选之前。

    慕容国舅府上,可是传了消息。

    废太子的继任太子妃病逝了。

    如今的慕容二姑娘,那是原来慕容国舅养在庄子的二女儿。

    当然,明面上的说法。

    暗地里,还使人传了,这一位是寄名嫡女。实则是慕容国舅的庶女。

    这等话,这等局?

    谁设计的。

    当然,那是有心人设计的。

    可是,皇太后能如何?

    皇太后只能揣着明白,装了糊涂。

    正统帝也是爱惜了脸面的。

    他当然不能在青史之上,留一个纳了未过门嫂嫂为皇家妾的名声。

    于是,让未过门的嫂嫂,自己的嫡亲表妹是改了身份。

    就像现在一样的,正大光明的来参加了阅选。

    这走了正经路子进宫。

    洗一洗名声。

    糊弄了谁?

    自然是糊弄了表面子的功夫。

    这一面盖了丑的遮羞布,只要遮了。

    那是遮的久了,大家伙都当了真,那便是真的。

    “那天子你的意思呢?”

    皇太后干脆把皮球踢了回去。

    这是拿了话头,问明了正统帝的意思。

    “武表妹做了贵妃,理所当然的。”

    正统帝先是肯定了皇太后一半的话语。

    接着,正统帝又道:“至于慕容表妹,一个妃位即可。”

    “朕非是厚此薄彼,实乃嫡庶有别。”

    正统帝表明白了态度。

    皇太后听懂了。

    皇太后说道:“倒是哀家思虑的不周了。”

    皇太后不会跟了天子杠上的。

    皇太后在正统帝的面前,只会软和了态度。

    “昨个儿的事情,哀家也是听了一些。倒是委屈了慕容家的二姑娘。”

    皇太后又是感叹了话。

    “只是,昨个儿的事情关乎了天家的皇嗣。此事,万万轻忽不得。”皇太后认真的说道:“依着哀家的意思,让皇后审了,一定要拿了这幕后的真凶。”

    正统帝听了这话。

    他的眉头动了一下。

    对于皇后?

    正统帝不满意。

    一直就不满意。

    特别是这些年来,甄家也是只会拖了后腿。

    当年,他做了王爷时,这甄家可是投了跟太子哥哥争位的大哥宋王一系。

    后面太子哥哥倒霉了,宋王得意了?

    甄家更是热闹的紧。

    那等排场,一点子不会看了眼色。

    宋王是庶长子。

    哪怕没了太子哥哥,不是还有他这一位嫡次子吗?

    甄家那边是京都的东府,跟金陵那边的西府,两边斗一个利害。

    这两头想下注?

    可皇家的事情,轮得到他们左右摇摆的?

    特别是皇后。

    皇后脑子在正统帝看来拧不清楚。

    这一位皇后顾了娘家人。

    那么,他这一位帝王置于何地?

    正统帝早想收拾一些人。

    只是,一直没机会。

    初登基大宝,他的夹袋里,那是缺了心腹的。

    特别是能干的,能挑了大梁的高官显爵,那更是大大的缺了。

    谁让他上位,那是太快了。

    自己培养的,还是官位太低了些。

    东宫的属官也罢,还是登基后,开了恩科的进士也罢。

    这年纪浅了些,收拢着要用了,总还要花了年岁跟功夫。

    至于那些太宗年间的老臣子?

    为了镇之以静,正统帝登基后,可是三年不改孝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