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0

分卷阅读70

    这一回,证据确凿。

    正统帝很满意。

    特别是慕容国舅那边儿,更是出了大力的。

    只要甄家出事儿。

    那么,甄皇后这一个不合了心意的皇后,就注定要废了。

    或者说,可以先废后,就是刮起了斗倒甄家的一股大势。

    甄家,以及甄家后面的一些武勋家族。

    正统帝也洗一遍。

    有些人待了一些位置太久,已经看不清楚了立场。

    皇帝很讨厌了,那些看不清楚立场的人。

    至少,把自己这一边的人手,都是清查一遍。

    站对了立场的,就能得了赏。

    站不对立场的,就得罚,狠狠的罚。

    正统帝有他的人手,再拉拢了一批人,那么,对于一些世家里的讨厌之人,正统帝就有了底气那是再洗一回。

    慢慢来。

    正统帝哪怕批了奏章时,也是在告诉了自己,不能急。

    想他登基,就能忍了三年。

    如今嘛,有一些成果了,还得继续忍。

    百忍成钢。

    当皇帝也不能意气用事。

    这朝廷需要官。

    皇帝也需要了能办事的官。

    天下间,想当官的人当然多。

    可到底这需要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换上自己合心意的官员。

    要是动荡太多,这于朝廷不安。

    就真不是美事儿。

    正统帝想立的,那是大势,是一股子顺了他意的势。

    当晚。

    正统帝到了永和宫。

    德贵妃是专门梳洗打扮过的。

    哪怕是憔悴太多,哪怕是病了许久。

    可真是梳妆打扮后,德贵妃依然美人让人动心。

    “表哥。”

    德贵妃用了以前的称呼,她似乎在追忆些什么。

    “婉儿,你这般唤了朕,朕听着舒服。”

    正统帝笑了,倒真是高兴的。

    “表哥喜欢,咱们二人独处时,我就这般唤了表哥。”

    德贵妃温柔的说了话。

    “好。”

    正统帝不拒绝了。

    二人说些小话。

    德贵妃和正统帝又是用了晚膳。

    待消食时。

    大皇子还让德贵妃给唤了来。

    大皇子的功课一直不错。

    哪怕没进学,那练的大字,还真的有进步。

    德贵妃让人拿了出来,还让正统帝看了。

    正统帝瞧了,自然是夸了长子。

    这是头一个儿子,正统帝眼中当然是不同的。

    特别是如今又养在了德贵妃的膝下。

    “大皇儿不错。”

    正统帝给了一个评价。

    “全是婉儿你用心教导了。”正统帝的目光里,是对儿子的满意。

    “他是我的儿子,我当然是全心全意的疼爱了。”

    德贵妃也是笑了,笑里也是温柔与慈爱。

    这一晚在永和宫中,正统帝享受了一份温柔。

    那一份温柔,就是父慈子孝。

    至少,正统帝觉得不错。

    当然,在大皇子告退,去歇息后。

    正统帝没留宿。

    毕竟,德贵妃病着。

    正统帝来了,来陪着用一回晚膳,这已经是盛宠了。

    说起来,这德贵妃病了,这万一……万一给皇帝过了病气,这可是大罪。

    也便是正统帝强硬了态度,这也不是头一回了。

    便是皇太后那儿,看了皇帝的态度上,也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

    有时候,现实如此。

    后宫的嫔妃,皇帝宠着,有些规距,那就不算规距。

    正统帝回了乾清宫。

    在离开时,正统帝笑道:“皇儿很好,朕很满意。”

    “婉儿,你放心,朕会给你们母子一个交代的。”

    正统帝留了话。

    德贵妃听了,心头是复杂的。

    对于正统帝的一份心意,她瞧在了眼中,也是甜在了心里。

    就是有那么一点儿的,她觉得,她不配啊。

    这等心结,才是关键的。

    原由?

    那是因为德贵妃出了一趟宫,关于生母的死,她知道了一些消息。

    至少,从奶嬷嬷那儿,德贵妃看出了端倪,然后,逼问出了一些话。

    德贵妃万万想不到的。

    她的一母同胞的兄长的死,有父亲的手笔。

    母亲与父亲交恶了。

    母亲会死,就是因为喝了太多的安神汤,以致于出了一场谁都不想的意外。

    母亲死了。

    谁负责吗?

    父亲只想让母亲安睡,让母亲不要继续追究了兄长的死。

    可她呢?

    她是父亲的希望。

    父亲希望她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可在德贵妃看来,那一个位置,她坐上去了,如何面对死去的兄长和母亲。

    德贵妃心不安。

    一面是母亲和兄长,一面是父亲。

    全是她的嫡亲的亲人。

    她左右为难,她心如刀割。

    德贵妃为难不了别人,于是,她能为难的,就是她自个儿。

    九月初一。

    大朝会。

    以慕容国舅为首的一批朝臣请求册封太子,立储君,以固国本。

    若是以往的话,正统帝就是收了奏请,然后,沉默应对。

    这一回,却不同了。

    正统帝让群臣畅所欲言。

    这摆明了,已经表示出了态度。

    正统帝表态了。

    慕容国舅是坚定的支持者。

    只要眼睛不瞎的,都看懂了立场,也明白也应该怎么站队。

    永寿宫。

    玉荣得到了消息时,自然晚了些日子。

    玉荣知道的时候,情况已经明朗了。

    “已经备上了储君的朝服?”

    玉荣跟小桂子再确认了一遍。

    “娘娘,错不了。”

    小桂子给了肯定的答复。

    “圣上要立储君啊。这真是大事儿。”

    玉荣点点头。

    “那么,大皇子当了储君,真是众望所归。”玉荣表示了这事情注定了。

    皇帝三个儿子。

    大皇子养大德贵妃膝下,现在慕容国舅就是引领潮流的人。这不肖说,慕容国舅的态度。

    二皇子那儿,贤妃已经殁了。

    二皇子挪到了皇子所。皇帝没让宫妃抚养二皇子的意思。

    至于玉荣的三皇子,在寿康宫的皇太后那儿养着。可到底孩子太小了。

    至于大皇子啊,玉荣真是听了好些消息。

    都从永和宫传出来的,都说大皇子聪明好学,性格肖父。

    这能让人诽议什么?

    都肖似皇帝了,想来,皇帝肯定是满意的。

    “娘娘,这一旦立了储君,那……”小桂子想说些什么。

    真是皇帝的儿子,那能没野心吗?

    都是有儿子的宫妃,能不为皇儿多考虑吗?

    可玉荣更清楚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