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6

分卷阅读116

    晋升了位份呢?”

    皇太后觉得皇贵妃一点儿也不争气啊。

    “后宫的嫔妃,哪管家世背景如何?天子想提拔谁,就能提拔谁。”

    皇太后用了一种肯定的语气。

    “你得记住,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你真恨了哪一个嫔妃,你就得等她失宠。失宠的嫔妃,你想如何踩,就能如何踩。”

    皇太后说的肯定,道:“一朝落泥里,任你如何拿捏,想决她的生死都可。”

    皇贵妃听懂了。

    “儿一时糊涂,是让怒火冲了头,太失了智。”

    皇贵妃赶紧回了话。

    她不是真傻,她就是让良婕妤炫耀之态,那给刺激狠了。

    “你要真明白才好。”

    皇太后讲道。

    “母后,关于后妃回娘家省亲一事,儿……”皇贵妃有点迟疑了。

    “你想回承恩公府省亲?”

    皇太后问道。

    “圣上旨意,儿身为皇贵妃,自然得做一个表率。”皇贵妃这理由够官面堂皇的。

    皇太后听了,若有所思。

    “既然是天子的圣旨。那你便递话给承恩公府,此事,哀家不多嘴。”

    皇太后真没觉得有什么。

    承恩公府已经有了爵位。

    当然,承恩公府的出身,也不缺了银钱。

    真是建了省亲的别墅,在旧址上改一改,不必花费太多。

    承恩公府还是承担的起。

    这一个侄女啊,在宫里这些年,瞧着还是压抑了一些。

    若能回府一趟,算得炫耀一回,得一些光彩。

    皇太后觉得也许能平衡一些心中的郁气。

    后妃的荣华富贵,那真的摆了官太太们的跟前。

    在娘家旧朋面前,那是煊赫一翻,真是特别长了体面的事情。

    人嘛,总顾了脸面的。

    连佛祖也要争一口香火。

    于是,承恩公府也请了省亲的旨意。

    在这时。

    耿府上递了牌子,想求见了裕贵妃。

    皇太后这儿不会拦了。

    隔几日。

    永寿宫中,玉荣见了娘家人。

    嫡母、大嫂、二弟妹,玉荣这都是见着了。

    “臣妇给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母亲快请起。”

    玉荣搀扶了嫡母。

    至于嫂嫂和弟妹,就由得二人福了一礼。

    待四人都落坐后。

    宫人送了茶水点心。

    “本宫与家人说些体己话,你等且退下。”

    玉荣让宫人们退了出去。

    侍候的宫人自然是福礼后,一起告退。

    待殿中剩下了玉荣等四人。

    一时间,气氛是安静下来。

    玉荣开口,笑说道:“二弟成婚这般久,本宫头一回见了弟妹。这一见,果然是美人,二弟却是好福气。”

    玉荣说话间,又是褪下了手腕上的一个玉镯子。

    “小小的心意,算是本宫给二弟妹的见面礼。二弟妹,你可要收下。”

    玉荣倒是随了心意。

    耿余氏瞧了婆母一眼。

    她见得婆母耿武氏笑脸盈盈的颔首,于是,耿余氏谢了话,收下了玉荣给的玉镯子。

    “谢娘娘。”

    耿余氏收下了礼物,忙是谢了话。

    “自家人,不必客气。”

    玉荣摆摆手。

    “娘娘,臣妇进宫来,亦有一事不解。府上都想寻问了娘娘的用意,也免得误了娘娘的事儿。”耿武氏这时候是讲了正题。

    “母亲请说。”

    玉荣端正了态度。

    “关于省亲一事,娘娘可是有什么顾虑,方才让人递话,让府上不必请旨?”

    耿武氏赶紧的问话。

    玉荣沉默了片刻。

    她才说道:“是有些顾虑。”

    至于详细谈了?

    玉荣总不能说,她怕了娘家欠债,怕了娘家起骄狂之心。

    真这般说明了。

    这娘家人未必受领了她的好意。

    大家伙的出生背景不同。

    现在待的环境也不同。

    依着玉荣的想法,是心有戚戚嫣。

    可玉荣同样明白,在耿府上下看来,宫中娘娘省亲那是涨了脸面,那能给府里谋了爵位。

    偏偏玉荣会深思啊。

    那一晚,正统帝的话,玉荣是翻来复去的想多了。

    正因为想多了,玉荣才不想掺合了。

    一个爵位得了,那是喜事。

    可这等爵位,以玉荣一个小小的妃位,她琢磨了,肯定就是一个流爵。

    一代而终,就是让亲爹得点爵米钱,何必沾了这等大风头。

    玉荣宁可这大哥耿谨、二弟耿诺,这二人老实上进,真正读书奋进,在官场上好好拼搏。

    爵位,又不代表了实权。

    官位,才是实权。

    有了权利,在这等封建社会,不缺了一切的。

    “本宫琢磨了圣意……”

    玉荣停顿了一下话语,才又道:“有些事情,本宫不想掺合了。”

    “母亲您回府上,不妨跟父亲说说。本宫生育两位皇子,在宫里太惹眼了。往后需要低调些,等他年皇子长大,待皇子娶妻生子受封爵位,耿府的未来底蕴才会更加可期。”

    玉荣又画大饼了。

    耿武氏对于大饼的未来自然期望的。

    同时,她也懂了,娘娘怕是真有碍难之处。

    只是宫闱之中,有些话不可明说。

    “既然娘娘有顾虑,府上自然依了娘娘的意思。”

    耿武氏忙是保证了话。

    这一日,耿武氏与两个媳妇是带着疑惑进中。

    离开时,亦是心中有些盘算。

    永寿宫。

    玉荣送走了嫡母、大嫂、弟妹。

    她的心情轻松许多。

    含糊一些,把话隐了一些。

    玉荣想着,耿府上下为了美好的未来,往后行事肯定会谨慎多了。

    如此她的心愿也算达成。

    至于将来嘛,随着时移世晚,耿府又会有何等的变化?

    那就要看将来。

    人活世间,自然是随着变化,而变化的。

    正统七年,夏六月。

    正统帝下了圣旨,后宫起波澜。

    玉荣听得圣旨之后,也是惊讶好许久。

    哪怕有心里准备的。等着圣旨下来,她还是惊讶了。

    这一回,皇帝是给后宫的嫔妃们晋升了位份。

    皇帝一口气的册封了五位嫔。

    良婕妤晋升为良嫔。

    刘婕妤晋升为刘嫔。

    曹才人、李才人、史才人,这三人也是一起晋升为曹嫔、李嫔、史嫔。

    至于余下的嫔妃们,张婕妤、赵婕妤此回没在晋封名单上。

    正统六年入宫的嫔妃,剩下来的四位选侍、六位采女。这十人此回也没在晋封名单上。

    只能说,皇帝给了晋升,这晋升的都是皇帝乐意宠幸的宫妃。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