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5

分卷阅读275

    ”

    玉荣颔首。

    一听能帮衬了宫里的娘娘,耿武氏赶紧就说道:“娘娘尽管吩咐便是。”

    “说来也简单。让父亲想法子,在暗中给太子造一造势。最好在东宫的嫡长孙周岁时,在朝中吹了一股子风声。请立皇太孙。”

    玉荣在“皇太孙”三个字上,那是咬了重音的。

    耿武氏听懂了。

    “这事情臣妇回府后,一定跟老爷讲明。”

    耿武氏不傻,也懂得一句话,叫做捧杀。

    皇太孙。

    那可是正经的大义名份。

    皇太孙,那跟皇长孙的名份不同。

    一旦册立皇太孙。

    哪怕太子殁了,那皇太孙就是天然的继承人。其它的皇子们,都要排在了皇太孙的后面。

    而一旦册立皇太孙,就说明了皇太孙的位子稳如泰山。

    可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

    玉荣已经得了最新的消息。

    她做的一些事情,已经很到位了。

    那些暗中支持的人手。

    有野心的,在一些暗中的挑衬下,那是真想搏一搏的。

    特别是嫡长孙的消息一传出来后。更是加添了皇太子的大义名份。

    这里面玉荣当然有手脚。

    可她的手脚,那是给太子送队友。

    真心送队友。

    就是这些队友里,有插手了京都兵权的。

    其它的地位,可能斗不倒皇太子。

    可一旦关乎了兵权。

    那是皇帝的底线,谁动,谁就是一个死字。

    皇太子?

    哪怕是儿子呢。

    越过了皇帝的底线,那就是仇家。

    更别说,历朝历代,又不是没出过皇子掌了兵权,然后,兵变上位的。

    玉荣陪皇帝谈史书时。

    皇帝就是感慨过的。

    哪怕识是淡然一句。

    可风过留痕。

    正统帝的嫡亲大哥,就是跟他的父皇太宗皇帝斗争过。

    那里面关乎了兵权。

    这也是太宗皇帝废太子的原由。

    关乎帝王的生死。

    皇帝能不在意?

    不在意的,只能是傻子。玉荣在琢磨了,这些小动作啊。她只是让她的人手挑拔了别人的野心。

    野心啊,谁不想做人上人呢。

    可人上人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有时候,野心太大,会死人的。

    就不知道这等香甜的诱饵,太子是吃,还是不吃。

    如果太子吃了。

    这说明太子早有一些心思。

    她这是顺了对方的心思。

    如果太子不吃了诱饵,那只能说太子很稳。

    稳的难找破绽。

    “不急,不急,本宫不急。本宫的贤哥儿还没大婚。”

    玉荣轻声的安慰了自己。

    “娘娘。”

    耿武氏小声的唤了一句。

    “母亲,今个儿咱们不议旁的。且是观了嫡长孙的洗三宴。”

    玉荣笑得淡然。

    耿武氏听了。她笑道:“全听娘娘的。”

    嫡长孙的洗三,当然非常的隆重。

    太子妃的母亲,宁国公主很是风光无限的一回。多少的诰命,都是捧了这一位太宗的长公主。

    哪怕是玉荣呢,在这一位皇姐的面前,也是说些吉祥话。

    这等喜庆的日子里,肯定不会有人傻到说蠢话的。

    洗三一结束。

    宁国公主还是留了下来。

    她与女儿太子妃讲了一些话。

    “看着皇长孙,我这心中就踏实了。”

    宁国公主很是高兴的样子。

    “你往后,亦是有了依仗。”宁国公主望着太子妃榻旁的小摇篮中,那皇长孙还是睡得香甜。宁国公主是非常的高兴。

    太子妃生了皇长孙。

    这可是天子的嫡长孙。这身份不同。

    宁国公主还去庙中还了愿,可是舍了大把的香油钱。

    这点子钱,宁国公主给的高兴,给的一个开心。

    “母亲,女儿也是欢喜的。特别是见到了殿下待孩儿的喜爱。”

    太子妃感觉她现在是走到了人生的巅峰。

    不,她觉得,她的未来会更好。

    皇长孙的出生,是太子妃的人生更完美。

    她如今就是让人羡慕的份儿。

    “好。”

    宁国公主望着小外孙,笑道:“你与殿下和睦,又膝下有了皇长孙。东宫就算是又添了一份喜。”

    “便是天子那里,想是也会喜欢了皇长孙的。”

    宁国公主真觉得这一位皇长孙,在皇帝的眼中,肯定不同的。

    这可是皇帝头一回当了皇祖父。

    “父皇是看重了皇长孙的。”

    太子妃给了肯定的话。

    皇帝赐来的赏,那可是加了三层。

    还有太子那里,也是多得皇帝的叮嘱。显然,皇帝在意了这一位嫡孙。

    这边东宫的太子妃、宁国公主母女是谈的开心。

    关于皇长孙的话题是怎么说,也说不够的样子。

    倒是洗三结束后。

    耿武氏回了耿府。然后,她在琢磨了皇后娘娘的话。

    当然,不管想得通的,还是想不通的,这当然都得跟耿老爷讲了。

    这一晚。

    在夕食后。

    耿老爷与太太讲了话。

    二人谈的,就是关于耿武氏进宫里娘娘的吩咐。

    耿武氏把所有听到的,全是讲了一遍。

    耿老爷听后,那是心头有数的模样。

    “当如此。”耿老爷点点头。

    “娘娘这般做,也是不想弄了其它的麻烦出来。毕竟,东宫那儿占了大义,想是有许多人会有动作的。与其任东宫去经营。不若咱们吹一吹风。”

    谁领了事情,那做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

    耿老爷可想得通。

    若是搁了皇帝与太子起了父子矛盾时。

    再是来一出。这可有得热闹瞧。

    总之,机会很得要。

    一旦寻着机会,那肯定要动手的。

    东宫得利,与耿府没一丝好处。

    想到这些时。

    耿老爷又是盘算了。

    耿武氏在此时,却又提了一事。

    “老爷,族中有些事情,似乎有些不好的苗头。”耿武氏提了一句。

    “哦。”

    耿老爷挑眉。

    这些随他入京都的,都是五服内的亲族。

    这些人肯定是得入他这一支。若不然,那就是太不近人情。

    当初,耿老爷把人搁了京郊的庄子上。

    那真不是扔了包袱。而是让这些族人学一学京都的规距。

    毕竟,有些人穷怕了,突然富贵,可是会乱花迷人眼。

    这些人得好好的警醒一下。

    “还是有人受不得富贵吗?”

    耿老爷问了一句。

    “是。您那一位叔伯家的长子被人拉进了赌庄,已经入了别人的套。”

    耿武氏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