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1

分卷阅读71

    田不能挽救,可以改成旱田,总比荒废强些。

    贾瑚提议,可以征调城乡的强壮劳力开挖沟渠,除了供用三餐,还可以允诺,免收一年的赋税这样子的鼓励政策。

    贾政皱眉:“减免赋税是朝廷的事情啊?”

    贾代善蹙眉:“你不会允诺,说会上折子向朝廷纳谏?

    实在不成,先办事,到时候再设法。

    也可以抵偿今后的徭役吗。

    等衙门有了赋税,可以花钱解决,先设法度过眼前的难关。”

    贾政很怕他老子,忙着应了:“儿子明白。”

    心里却想着,爹啊爹啊,给我留点面子呢!

    贾瑚贾珠贾琏几个见贾政倒霉,都耷拉着眼皮子,心里想着:二叔(爹),轻重缓急不知道啊,找挨骂呢。

    如今宛平县衙堆满了金银物资,荒年除盗匪,不得不防。

    贾代善留下两个能干的斥候,看护县衙。

    京都的集的银钱,都留在京都,贾代善派人前往湖广购粮去了。

    这边一箱子金子,就留在宛平购买商户家的余粮。

    翌日晌午,贾代善一个人回京了。

    贾代善属于公卿。

    嘉和帝虽然没有限定他出京的日子,为了让嘉和帝安心,他决定早回京都。

    再者,湖广的粮食回京,也要有人主持。

    不然,京都那些流氓无赖,能给你丢下银子,把粮食抢了。

    贾代善镇着,这粮食才能安全送到宛平。

    贾瑚贾珠贾琏小花精都留在宛平帮忙。

    贾母不乐意搭理贾代善,就说要留在宛平照顾几个孙子。

    小花精留在宛平,是想着怕宛平出现疫情。

    贾代善便吩咐小花精贾瑚贾珠几个:“你们几个就办一件事情,督导宛平县内的疫情,替你们父亲多长一双眼睛。

    隔三差五就骑马把整个宛平巡视一圈,查看各处的水源,谨防水源污染。

    再有,一旦出现死人的情况,一是马上隔离病人,焚烧深埋。

    二来,要迅速报给你父亲知道,向太医院求援。”

    贾代善说话的时候,眼睛多数盯着小花精。

    几个孩子小花精最小,却是最靠谱。

    贾瑚稳重聪慧,却是比元春差了一点武学天赋。

    武学技能也不如元春。

    小花精不由感慨,父亲这个县令当的不容易,全家老小起上阵。

    接下来一个月,贾瑚贾珠贾琏小花精成了宛平县衙的小督查。

    贾政委派两个衙役,两名斥候保护他们。

    还别说,真是有人丧心病狂,将狗打死吃了,皮毛粪便偷偷丢进小河里,遮盖痕迹。

    小花精几个不仅保住了河流的清洁,还把犯罪之人抓住。

    贾政予以严惩,判定他扰乱救灾秩序、危害百姓之罪,劳教一年。

    这家伙被送去开挖水渠。

    他到感激得很,一日三餐有着落了。

    六月,荣府从湖广购买的小麦荞麦高粮,部分大米,送到宛平。

    因为粮食价格飞涨,又有江南的商人与大兴的商人竞买。

    八万银子拢共只买到不足三万石粮食。

    加上之前贾政拦住了本县粮食外出。

    保守估计,支撑两个月没问题。

    两个月以后,朝廷应该有部分粮食下拨。

    希望能够支撑到九月秋收。

    这一年七月。

    江南与大兴县同时爆发疫情。

    据说江南的情况十分严重,死人跟烧火棍一样,倒得满地都是。

    收尸的亲人也没有,只得由官府集体焚化。

    大兴县也很倒霉,疫情严重,整个县城被封闭。

    京都害怕流民进京,派遣奉圣军四处设立卡哨。

    宛平县却只有新接收的流民小范围患病,随即被送进山上隔离。

    本县修建水渠的被感染了百余人,都被及时救治。

    秘诀就是,小花精建议把莲花书院作为临时的惠民所。

    用灵泉水熬药治病,除开已经病入膏肓的八个外来的流民死亡。

    本地轻微的病症,都得以痊愈。

    稀薄的灵气不能治病,却能增强体质。

    且,这个宛平地面的水质,都有稀薄的灵力。

    宛平百姓的体质本身很不错。

    后来,在宛平百姓强烈抗议下。

    宛平不再接受流民,关着城门过日子。

    外面的流民冲击城门,甚至有人撞击城墙寻死。

    贾政压力很大。

    最终,小花精提议,每日从城墙上往外面送粮食与汤药,算是把这些人隔离在城外了。

    如此方才平息了民乱。

    城内的百姓还是很理性。

    他们虽然不愿意流民进城,却在县令的劝说下,愿意每日节省半碗粥饭,救济流民。

    八月,水渠开挖成功,缓解了部分处于低洼地段土地的旱情。

    九月,邻居大兴县出现新一波的灾荒。

    宛平靠着朝廷发放的少量救灾粮食,加上本县的存粮,基本能够自己自足。

    虽然只能吃个半饱,宛平的百姓对贾政,却心怀感激。

    因为宛平县除了八个流民,再有死了八个年过花甲的老农,没有饿死一人。

    不仅如此,还安置了江南的灾民一千二百人。

    当然,这些灾民也没有白白安置。

    他们成为宛平修建水渠的生气军。

    这些流民,被贾政安置在一座小山之上。

    县衙帮着他们修建了简陋的土木结构的草房。

    住的不舒服,却不至于露宿街头。

    这一年年底。

    贾政交给朝廷一份红彤彤的成绩。

    结果就是,贾政因为抗灾成效卓著,又有开挖水渠,安置灾民的政绩。

    他连升两级,成为正六品的宛平知县。

    这是贾政做官的第二年。

    贾政一跃而超过同届的三鼎甲,成为第一位六品官儿。

    当初的状元公,如今还只是正七品的翰林编撰。

    当然,他同时是皇帝的侍读承旨。

    宰辅的根苗。

    将来肯定比贾政爬的高。

    但是眼下,他输了。

    嘉和帝当殿嘉奖贾政,称赞他:能力超群,实心为民。

    贾政很得意!

    他想摆酒庆贺,却被他爹劈头盖脸责骂一顿。

    然后命他带着重礼去恩师礼部尚书家里装孙子。

    表示他只不过勤勤恳恳当差,从没想过陛下当众嘉奖,心里诚惶诚恐。

    毕竟今年挨板子的官员太多了。

    等到明年春季,不知道多少人要乌沙落地。

    学生做官做得好,当然要感谢恩师。

    礼部尚书自然受用,反头安慰贾政:“别怕人嫉妒,人不遭妒是庸才。

    你在宛平的政绩摆着,千万年也不会磨灭,谁也嫉妒不起。”

    话是这么说。

    但是,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