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6

分卷阅读166

    穿着红色的嫁衣,把自己挂在梁上,人已经僵硬。

    嘉和帝当时就摔了酒盏。

    他明白,这是**。

    然而,皇子府里敢下手,肯定查不出任何线索。

    嘉和帝再没心思打猎,起驾回京。

    嘉和帝回京的头一件事情,就是把八皇子妃抓进宗人府。

    八皇子府豢养恶狗的狗奴,也跟周英一样,把自己挂在梁上,算是一命抵一命。

    这狗奴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八皇子妃的奶兄。

    宗人府怀疑这人是被灭口。

    八皇子却向嘉和帝求情,说是皇孙并非王妃谋害,乃是有人嫁祸。

    八皇子的理由是,八皇子妃再傻,不会明目张胆的让奶兄下手。

    再一个理由是,八皇子已经把儿子记在八皇子妃的名下。

    一直以来,皇孙都是由王妃照顾小皇孙。

    宗人府没有对八皇子妃用刑,也没有证人指证八皇子妃是主谋。

    八皇子妃被关押一个月,中秋节前,被无罪释放。

    但是,因为她照顾小皇孙不周,被禁足一年。

    这个惩罚就是扯淡。

    本来八皇子府就在守孝,禁足三年也不怕。

    八皇子妃之所以被轻纵,却不是因为八皇子求情,而是她祖父父亲上折子,愿意以身上的功勋替她赎罪。

    她祖父是福州将军,父子们终年跟倭寇周旋,战功累累。

    所以说,父兄能干很重要。

    周英出自坤宁宫,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皇后甚是感慨:“身为女子,原本艰难!”

    周英却不自爱!

    第92章 帝后

    四皇子妃因正好去了南苑, 给嫡婆婆亲婆婆问安,躲过这一劫。

    然而,她是主母, 外出前却没有安排好后院事宜。

    嘉和帝责令皇后申斥。

    四皇子妃在皇后跟前磕头认罪, 抹泪哭诉:“母后您知道儿媳情况,儿媳生昀儿被人下药早产,因此伤了身子, 子嗣艰难。

    故而,府里无论是谁所出, 儿媳都当成嫡亲骨rou疼爱。

    再想不到, 儿媳不过是出门七日, 就出了这样的祸事。

    儿媳真是痛心疾首……

    儿媳给您保证,儿媳绝无半点嫉妒之心。

    不然, 之前也不会拜托您明年替我们爷挑选几个好生养的秀女。”

    皇后只有安慰:“陛下并无怪罪之意,不然就不是本宫申斥, 而是让宗令跟你谈了。

    你要体谅陛下。

    陛下十九个皇子,孙儿却只有九个。

    如今一下子夭折了两个,莫说陛下是嫡亲祖父,本宫心里也难受的很。”

    四皇子妃这才收了泪, 再哭就是不知进退了。

    出了这样的祸事, 一般人家,公婆责骂甚至打骂 ,媳妇纵然委屈,也只有忍受。

    何况帝王家?

    四皇子妃被坤宁宫的大宫女搀扶下去梳洗一番。

    再出来, 再次请求皇后娘娘,替四皇子府挑选几个品格端方的侍妾。

    皇后自问没有这样大度。

    女人太过大方显得虚假。

    四皇子妃表白一番,然后告辞:“儿媳告退,还要去母妃跟前解释,不知道德母妃伤心成什么样子。”

    德妃肯定伤心。

    四皇子子嗣不丰。

    十四皇子跟十三皇子一起成婚,十三皇子有儿子了。

    十四皇子还在外面疯跑,至今没有入朝。

    真正哪儿哪儿都不如十三。

    皇后明知道四皇子妃贤惠得虚假,却是并未鄙视她:“皇家的女人不易。

    她没有儿子,不得不这般高风亮节,以此获得夫君的感激,公婆谅解支持。”

    皇后看眼小花精,心里哂笑。她虽然同情四皇子妃,却不喜欢四皇子妃这份算计。

    荣国府是开国功臣,贾代善多次救驾,功在社稷。

    贾代善一日活着,就是朝廷的柱石。

    荣府子嗣就不可能任人搓揉。

    四皇子妃想把人糊里糊涂弄进府做侍妾,注定要失败。

    莫说她舍不得,贾代善不答应,陛下也不会允许。

    贾司言要入四皇子府,那也是带着圣旨从荣国府出嫁。

    却说嘉和帝回宫,皇孙夭折的怒气尚未消除,更加不幸的消息传来。

    湖广地区发生了特大洪灾。

    洪水所过,村庄被淹没,百姓牲口顺水漂流,死伤惨重。

    活下来的百姓也只是逃出来一条小命。

    粮食衣物,一概没有。

    大批的灾民涌进了武昌。

    据说,还有大批灾民,正朝着京都而来。

    江南三五年就会有暴雨降临,南方官员自有一套应急措施。

    朝廷最近十年都在拨款修筑堤坝。

    六月中旬,湖广地区官员只是上报,言称今年湖广雨水较多,致使不少庄稼烂在地里,请求减免赋税。

    再没想到,不过半月时间,不仅雨水没停,洪水没有退,反而淹没了整个长江周边的村镇。

    三丈高的楼房都只露出点点的屋脊。

    不止村镇,就连武昌城,也成了一片泽国。

    龟蛇二山,成了岛屿。

    武昌府已搬迁去了黄陂。

    嘉和帝看着胡广的八百里加急,只是发懵。

    一直以来,黄河暴涨,江南暴雨,其他地方多是旱灾匪患。

    湖广是大月朝的鱼米之乡。

    湖广熟,天下足。

    足以跟文人墨客眼里的天堂江南,以及天府之土媲美。

    对大月朝的发展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没想到,湖广会发生这样的特大洪灾。

    嘉和帝当即叫大起,召集京都四品以上的官员议事。

    群臣异口同声:“救灾。”

    如何救灾?

    调拨粮款,修筑堤坝。

    洪水退后,重建家园。

    嘉和帝当然知道这些。

    看着这些空谈的家伙,他咳嗽一声道:“赈灾救人,修建堤坝,重建家园。

    好!

    户部,你说说,眼下能够拿出多少银子来?”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户部瑟瑟发抖:“微臣无能。”

    四皇子站在前面。

    他眼光清冷,从哪些夸夸而谈的宗亲大臣身上划过。

    嘴角带着鄙视,眼里满是哂笑。

    然后,他出列回禀。

    朝堂上群臣激扬的时刻,皇后也在召集六局一司议事。

    这个朝代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能够想到的法子就是节省。

    皇后的办法,就是后宫月例减半,秋季的衣衫不裁了,新首饰不打了。

    各宫嫔妃呈报来要金银玉器宝石的要求,统统打回。

    皇后娘娘吩咐尚服局:“秋季不购买新料子,库房有什么做什么,首饰也是一样。

    可着脑袋做帽子,坤宁宫上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