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84

分卷阅读384

    却原来,这几家凤字号的青楼,真的跟皇室沾边。

    金凤院竟然是原本的忠顺王与四大郡王的游乐场所。

    因为交给赎身的奴才打理,故而,没有被查出来。

    然后,忠顺王父子死了,郡王府倒了三家,因为只斩了匪首嫡枝,侧枝竟然浑水摸鱼,悄悄把妓院兑出去了。

    金凤院兑换给三皇子的岳父家-顾家。

    当初,三皇子犯事之前,三皇子妃就死了。

    故而,三皇子的过错没有牵连他的岳父。

    新凤妓院是谁开办呢?

    竟然是八皇子妃。

    八皇子为何要办这么一家青楼,却是受了表哥家生意的启迪。

    她是憎恨乾元帝与小花精两口子,想了这个么恶心的法子。

    她想着,这等下作的地方,上等人哪里会去呢?

    忠顺王都犯了死罪,这金凤院都没暴露。

    难道她开个生意会被识破?

    小花精得知事情始末,真是哭笑不得。

    八皇子妃揣摩人心真是有一套。

    荣幸二府有家训,谁敢上青楼,打折腿杆,驱逐除族。

    即便有人偷着去了,回家来谁敢透露?

    也没人往这个方面想。

    正所谓民不举官不究。

    若非这一回老鸨子惹恼了小花精,这事儿真是要混过去。

    乾元帝大怒,皇子犯了大不敬,那也是死罪。

    尤其八皇子曾经处处帮着大皇子跟乾元帝争锋?

    挑唆十四替他传递消息,攻讦自己,差点丟掉太子位。

    正所谓新仇旧恨。

    锦衣卫上门,封闭了八皇子府。

    八皇子两夫妻抓进了宗人府。

    宗令忠靖王亲自审讯,八皇子一言不发。

    八皇子妃却推脱说是自己的奶娘私自经商,她一无所知。

    这话鬼都不信。

    但是,她既然这么说,宗令就这么上报。

    这个大长公主是嘉和帝的小姑姑,已经故去多年。

    儿子读书很不错,也许是嘉和帝放水,得中了进士,做到礼部侍郎致仕。

    若非三皇子犯事,他受到牵连,被人排挤,他其实还可以做官坐到死,也不会被人排挤。

    当初驸马爷是江南的书香门第,这个顾侍郎年轻的时候很受追捧。

    官儿不是很大,地位却是很高,很得嘉和帝的看重。

    没想到老了老了,却受到牵连。

    再有八皇子妃娘家,也统统抓起来了。

    奶娘在顺天府的奴籍还在八皇子妃娘家的户籍上。

    既然八皇子妃推脱不是她主使,一个奴婢怎么有胆子?

    那肯定就是八皇子妃娘家主使。

    已故轻车都尉府吴家上下,都被逮进了锦衣卫。

    大长公主一儿一女全部牵涉进十恶不赦的大不敬之罪,悉数下狱的消息,传到嘉和帝耳朵里。

    大长公主曾经跟嘉和帝感情很好。

    嘉和帝刚刚出京,还没缓过劲儿来,他不想回京来回折腾,却是不想小姑姑一家血脉断绝。

    因此派遣御前侍卫给乾元帝写了张字条,顶头一个大大的”赦”字。

    下有注解:律法不外人情,血浓于水。

    乾元帝气得一口老血吐出来,却不敢不接旨。

    他把嘉和帝的信件给小花精观看:“朕对不起梓童。”

    小花精其实对八皇子妃这种小孩子的搞法,很不以为意。

    乾元帝见小花精不做声,以为她生气了,隧道:“瑗儿放心,血浓于水是不错。

    八皇子妃跟咱们可没血缘,老八治家不严,圈禁十年。

    泼妇送进慎刑司。”

    第210章

    三皇子岳父侍郎府, 虽有嘉和帝干涉没有问斩。

    但是,顾家长子(接收金凤楼者)仗责四十大板, 发配三千里到漠北台站效力。

    遇赦不赦。

    顾驸马嫡枝发还原籍,子孙三代内不能科举做官。

    八皇子的岳家实在是被八皇子妃陷害。

    他们气愤之下同意把八皇子妃送进慎刑司,只问了个治家不严,罢黜了官职,发还原籍。

    至此, 大长公主一支,在京都绝迹。

    至少百年内不能进京了。

    八皇子被圈禁了, 皇太后做主,给八皇子赔了三个宫女进府伺候。

    其实就是监督八皇子的一言一行。

    小花精早觉得八皇子闹不出什么大动静, 自从他被圈禁就不理睬了。

    三皇子一再搞事, 在嘉和帝圈禁十年的基础, 再加十年圈禁。

    同时, 把三皇子府的太监侍卫全部换了,狗洞猫洞全部堵得严实。

    免得下次出了事, 又推到狗洞猫洞身上。

    三皇子今年三十六, 再过十五年出来,五十老几, 大约想要蹦哒也蹦不动了。

    皇城之前倒了九家王府郡王府, 五家公府。

    这一次又倒了两座皇子府, 顺带一个顺天府尹被降职, 赶出皇城去甘肃做知府。

    级别没降, 其实就是贬谪, 戴罪立功去了。

    他之所以保留知府的级别,却是因为灾区官员一查到底,大约要换掉大半,官员缺口大。

    顺天府尹能力有,就是太过明哲保身,一点点有疑问的官司就一推二五六,生怕担责任。

    乾元帝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若是不能盘活一府百姓的生计,自个挂冠求去。

    子孙三代不许科举入仕。

    顺天府尹出身江南的书香门第余家。

    他就是自己饿死也不敢饿死百姓。

    不然,他返乡也会被家族除名。整个余家也会蒙羞。

    顺天府尹既要能干,处事圆滑,还要有一身硬骨头,关键时刻敢跟强权争锋。

    这种人实在难以寻觅。

    按照乾元帝的心思,他十三弟很合适。

    可是,十三管着步军衙门与九门,还是御前大臣。

    而今还在负责清理直隶的隐田,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乾元帝问计内阁。

    张阁老提了一个人选,这人就是乾元帝还是四皇子时候的伴读:郡马府文昌侯万家的嫡长子。

    这个嫡长子原本没有什么毛病。

    但是,合不该他的夫人出自先缮国公家。

    缮国公长子是废太子郡马,附逆问斩。

    郡马府与石家是姻亲受了牵连。

    老郡主亲自向嘉和帝求情。

    嘉和帝查证之后,觉得郡马府确实受了冤枉,主要皇家骨血。

    要说废太子谋反株连九族,嘉和帝这个亲爹也在株连之列。

    嘉和帝开恩,将郡马府置身事外。

    但是,御史却咬着郡马府长子万之寿不休妻,是同情逆贼。

    石氏嫁进万家十五年,生了三个嫡子,两个嫡女。

    并且,郑大爷膝下还有两个庶子,三个庶女。

    这个石氏的做派,郡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