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03

分卷阅读403

    , 免得他们在刑部串供。

    又命十七皇子监审。

    乾元帝这边与小花精上了龙撵回宫, 惬意的四叉八仰,枕着小花精的膝盖乘凉:“嗯, 梓童立下大功, 想要什么赏赐?”

    小花精道:“原本是臣妾办事不密, 如今能够拨乱反正,陛下不怪罪,臣妾就心满意足。”

    乾元帝拍拍小花精:“别谦辞,梓童这回帮了朕大忙了。这些阳奉阴违,倚老卖老的酸腐。

    尤其是户部,至今还只在辽东山西甘肃三地推广新作物,别的省份根本没动。

    他却报喜不报忧,说什么都在推广。

    万顷良田种一亩新作物,这也是推广?”

    陈光中虽然出工不出力,却不是他一人罪过。

    想要把推广新作物落到实处,户部要重视,下面还需要知府与知县得力。

    当然,若是户部与吏部练手,把推广新作物作为京察大计的标准,应该可行。

    看着乾元帝兴致勃勃,以为户部尚书一换就能立竿见影。

    小花精也不打击他的积极性,改革需要过程,乾元帝不需要师傅,他只是需要一个人听他慷慨程词,抒发情怀。

    小花精一旁予以鼓励:“臣妾相信,陛下让百姓丰衣足食,强兵强国,四海城府的鸿志,一定能够如愿。”

    乾元帝兴奋的大笑:“梓童既是朕的贤妻,又是朕的知己良相。”

    小花精忙着欠身:“陛下谬赞,臣妾愧不敢当。

    今日之事,陛下不怪就好。”

    乾元帝忽然翻身而起,凑近小花精:“梓童觉得,六部之中谁可为相?”

    这是推举内阁?

    小花精笑道:“这个臣妾可是说不好,臣妾不认得朝中大臣,也不了解,不敢瞎说,扰乱陛下。

    不过,从前不是六部尚书入内阁吗?

    您就在六部看呗。

    您是圣君君主,忠心耿耿又能干的人臣子,肯定不少。

    再不会挑不出几个辅佐之人。”

    其实,内阁大臣现成的。

    之前的御前大臣就可以直接顶上。

    其中有林姑父,还有贾珠的大丈人。

    小花精说这话就有徇私之嫌。

    杜晴的伯父就是很好的户部尚书人选。

    他熟悉湖广,正好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先从湖广干起。

    湖广许多的知府知县,不是他的同窗就是同僚下属,办起事情十分方便。

    贾琮也在湖广,也可以给他一个府,让他干上三年,肯定有成效。

    他干的好了直接升任巡抚布政使,或者回六部,大有可为。

    湖广有武当这个修炼圣地,植物界与妖界,对修炼圣地都有了解。

    这就跟人间的邸报一样,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妖修花精都知道天下几大修炼圣地:湖广的武当,西南的终南山,极西昆仑仙山,或者说神山,隐藏在南方十万大山中凤凰仙山,不是凡人与一般修仙者能够企及。

    山里住着神仙!

    湖广武当出过有名的地仙张三丰。

    张三丰因为出世了,故而,他的传说流传了很久。

    大部分仙人不入世,不愿意跟凡俗有牵绊,因此,人间的传说也很少。

    是故,小花精对于湖广的地形有所了解。

    湖广山大人稀,即便良田不能推广新作物,可以倡导佃户开荒啊。

    可效法东省地,种植三年不收税。

    三年后开垦的土地归佃户所有。

    保证那些佃户嗷嗷叫着去开荒。

    小花精没有当场向乾元帝说起湖广之事,后宫不干政。

    她已经掌管了皇宫的侍卫,不能再干政。

    乾元帝不警觉,御史也要犯颜直谏。

    尚书到位。

    小花精把她的意思告诉了祖父贾代善,让他告知在洛阳做知县的贾琮,让贾琮以自己做知县的经验,通过丈量土地的杜尚书纳谏。

    贾代善一看这消息,便知道,杜宗山的内阁兼户部算稳妥了。

    杜宗山原本在湖广丈量隐田,有些不大顺利。

    本以为还要熬上许多年才能出任六部堂官。

    结果,陈光中自己要找死,嘉和帝给乾元帝设置的障碍倒了。

    他一步到位。

    大家都知道小花精出头,引发了六部堂官的震动。

    却不知乾元帝早有心罢黜这些占着位置不干事,只知争权夺利之辈。

    这边顾芾一党倒台,主审官一通穷追猛打,六部拢共空出来两个尚书,五个侍郎的位置,外加一个督察院都御史。

    都御史虽然最后关头退出了勒逼皇太后的阵营。

    但是,他免除了大不敬之罪,却失去了读书人的风骨。

    读书人最厌恶者,就是蛇鼠两端之人。

    他的行径为百官所厌。

    这回无需陛下暗示,自有人把他收受贿赂,指使属下肆意攻击不同阵营官员之事拱了出来。

    是否收受贿赂,只需抄家便知。

    他之前积极参与参奏,查抄太后的娘家,这一回自己家也被抄了。

    他为官几十年,最高就是这个正二品,家资却有一百五十万两。

    加上一家人的吃喝用度,他的家资每年以十万两递增。

    当朝亲王的俸禄也只有一万两,三十年不吃不喝也攒不下这些银子。

    左都御史的夫人小花精认得,她曾经积极参与捐输,救助灾民。

    她求到荣亲王府上,荣亲王妃替她递了折子:她认罪伏法,希望给两个女儿一条生路。

    她家两个女儿原本已经出嫁,罪不及出嫁女,原本无罪。

    可是,朱家一倒,不等判刑,两个女儿都被休了。

    小花精记下了这两家人,说起来都是江南籍贯的读书人,之前还是垫着脚才跟朱家搭上关系。

    左都御史的文章做得好,曾经几次出任副主考,受到读书人的追捧。

    把女儿低嫁给寒门出身的门生,也是为了让女儿过得舒心。

    儿子则是迎娶了顾芾的女儿。

    如今是人算不如天算。

    左都御书悬崖勒马。

    小花精说话算数,替他在皇太后面前说了情。

    皇太后同意宽恕朱家女眷:“权当是为了许家水家的儿孙积福了。”

    小花精很是感动:“母后您真是菩萨心肠。”

    皇太后叹气:“男人争权夺利,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知道什么?

    她一家就按照受贿罪发落,贬为庶民,遣返回乡去吧。”

    小花精给予朱家女眷不许搜身的优待。

    朱家已经将受贿的金额全部赔偿,原本朱家的钱财也没收。

    太后免除女眷的罪过,女子的陪嫁就不在没收之列。

    但是,被官兵抄走的财产,犹如蛇儿进洞,拔不出来了。

    这就是一笔糊涂账。

    抄家财历经数千年,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