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8

分卷阅读58

    妻不生子的才是异类。如慈悲寺这样的还不算什么,大寺庙占地甚广还有各类产业,跟城镇相差无几。

    “净空嫂子说今天下雨,怕扰了佛祖清净,大殿不开门,明天才能去拜。”误以为秀才公想去拜佛,求个金榜题名,二牛拍着胸脯道,“净空师父掌着钥匙,待会儿雨停了俺就去给嫂子砍柴,保管叫秀才公烧上头炷香!”

    顾玉成:“……倒也不必。你们今日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再一起去拜吧。”

    他将菜和馒头都给了大牛和二牛,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走出去,又回到那条赏雨的廊下。

    恰有个妇人拎着半箱纸经过,顾玉成便搭了把手将其送到禅房。他生得俊秀,又是赶考的秀才,言谈亲和有礼,很得那妇人喜欢,偏对方又是个话多的,没一会儿就告诉顾玉成她是大前年守寡后改嫁的僧人,新生的小儿子才两岁多。

    等告辞回来,顾玉成连那僧人不爱洗脚的秘密都听了一耳朵。

    顾玉成:“……”

    雨势渐渐小了下去,吹来的风却愈发凉,顾玉成打了个哆嗦,匆忙回房间去加衣服。

    大牛和二牛已经将饭菜吃得精光,商量着去帮忙砍柴,显然并没有任何不适。

    顾玉成终于放松下来,暗自唾弃自己一番,加了衣服就去隔壁找王婉贞和顾玉荣,一看顾玉荣已经打着小呼噜睡着了,王婉贞守着她在缝衣服。

    “阿成,你怎么了?脸色看起来不太好。”王婉贞小声道,“是不是着凉了?我去给你熬碗姜汤来。”

    顾玉成摇摇头,道:“没事,就是吃着寺里的饭菜不习惯,想去车上拿干粮。”

    王婉贞笑道:“娘带了的,早上阿荣嚷着要吃rou饼,我就带了几张,正好咱们一起吃,就不必劳烦寺里的娘子了。”

    连王婉贞这种足不出户的都知道寺里有娘子……顾玉成再遭一击,急忙岔开话题说起明天的行程。

    母子二人聊了一会儿,等顾玉荣醒来后,就一块儿喝了姜汤又在炉子上热了rou饼吃。

    饭后,顾玉成叮嘱了王婉贞和顾玉荣不要随意出门,有什么事先去隔壁房间找他,就回了客房和衣躺下,在大牛的鼾声中默默反思。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今天才算明白其中滋味儿。清平县附近只有道观,偶有小庙也不成气候,他就只去过冲虚观,竟从未了解过寺庙情形,差点闹出大笑话。

    唉,他的老师就是因为不满僧道盛行被贬谪,他怎么就能这般……缺心眼呢?

    翌日,顾玉成顶着两个黑眼圈,带家人一起拜佛。

    借着在各个殿里捐香油钱的机会,他还在大大小小的佛像身上敲了敲,走路的步子也时轻时重,终于确定这里没有什么地道和空心佛像,然后才在知客僧怪异的眼神里,道了声佛号迅速离开。

    官道只是较为结实的黄土路,雨后很难走,好在并没有到把车子陷进去的程度,三十多里后就渐渐走出泥泞路段,加快了速度。

    这般走走停停,十二天后终于到达福宁城,又花了几天安顿下来。

    结清工钱送走大牛和二牛,站在新租的院子里,顾玉成长长伸了个懒腰。

    赶考真的太难了!

    他们三月下旬出发,在路上就走了快一个月,马不停蹄找到地方安顿下来,时间就进了五月。天气已彻底转暖,随处可见花红柳绿,鸟雀鸣啼。

    这次时间仓促,没有找到很合适的一进院儿,就租了个两进的院子。虽然贵了些,但地方宽敞,院子里还有两颗枣树,长得有些年头了,很是粗壮。

    简单归置好家当后,顾玉成就用绳子在枣树间捆了个秋千,自己坐上去试了试,然后招呼顾玉荣过来玩。

    早在清平县的时候,顾玉荣就见过别人家的小孩荡秋千,很是羡慕,但那时候家里没有树,她就没吭声,每日里或投壶或认字,玩得不亦乐乎。

    现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秋千,顾玉荣高兴得在院子里欢呼着跑了一圈,然后才过去荡秋千,没一会儿就把搬新家的不适应抛得一干二净。

    王婉贞则在准备贡品和香烛。虽然行程顺利,但到底离家千里,又恰逢五月初一,她就想烧香拜佛,求个平安。

    祭拜过四方神佛后,一家人歇了两天,从长途奔波的疲惫中缓过来,就开始一如往常地过日子。

    顾玉成给仍在京城的顾仪写了信报讯,然后重新立了个倒计时,挂在布置好的书房里。

    乡试一般在八月底或九月初,算起来只剩一百多天,必须要用功读书,才能增大中试几率。而且乡试是每场连考三天,堪称科举中的最大难关,锻炼强度也要增大,不能因为身体原因撑不过去。

    这般规划之后,顾玉成对饮食和锻炼更加注意。也不知是养生作息起了效果,还是终于到了福宁城心头放松,总之在之后的某一天里,他做了个美滋滋的梦,醒来就发现自己的难题解决了。

    顾玉成大松一口气,怀着隐秘而欣喜的心情悄悄洗了衣服,就开始给写结局。

    这稿子已经写到九十四卷,大大超出一般话本的长度,也破了欣荣书坊的记录。顾玉成不想大注水,便准备在一百卷前正式完结,也省得以后惦记。

    他花了几天时间,将路上构思的内容落到纸面,一气写到孟青云乘着问仙图飞升成仙,天降甘霖,有仙子在云中接引。而孟青云踏上天阶,垂眸低望,无人知他在看什么。

    只有数柄金色小剑投向修真界,倏然消逝,不知为何人所得。

    写完后,顾玉成将厚厚的手稿托给镖局,花了二两银子请人送到京师的欣荣书坊。毕竟那边有分号,比往清平县送稿划算许多。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京师的回信也到了他手中。

    随信而来的,还有顾仪的两个包裹。

    第41章 乡试之前

    这两个包裹挺大, 也挺重。

    一个是历年会试题目,另一个还是会试题目。

    顾玉成刚打开就呆住了, 屏住呼吸小心翻看, 发现这俩包裹里竟集合了一甲子的会试题, 诗书礼易春秋的都有。

    集齐五经会试题, 也不知老师费了多少功夫……顾玉成大为感动,恨不得给顾仪送个“万世师表”的牌匾。

    谁说顾仪不会教学生来着?就冲这两包裹的真题, 也必是那些人不肯好好学习!

    顾玉成心头感动,连来信中只寥寥百来字的劝勉都不介意,饱蘸浓墨给老师回了封充满感情的长信, 保证会刻苦攻读,绝不辜负老师期望。

    为了让顾仪放心, 还随信附送了最近的文章, 足足两沓,向学之心非常诚恳。

    有了真题,顾玉成就开始模拟考。

    为更接近乡试的环境, 他还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