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9

分卷阅读59

    板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号房, 左右前后俱是三尺宽,待在里面将能转身, 然后放置桌椅做题。

    试了两次发现不大牢靠, 干脆雇人用砖砌了个同样的号房,抵着墙搭两块木板,白天当桌椅写字,晚上当床板睡觉。

    只待一天, 顾玉成就觉出了这种号房的威力。

    和木板房相比,砖头垒的考房更加狭小逼仄。在这种环境里高强度用脑,作不了三篇文章就能让人头昏脑涨,恨不得溜出来透透气。

    要真进了场,得连考三天,还有府军卫士一对一盯着,心理压力更大。

    顾玉成暗自咋舌,心说难怪乡试才是最难过的一关。院试和会试虽也是考三场,考棚同样没好到哪儿去,但每场只考一天,中间还能喘口气儿。

    乡试的三场却是每场三天,这三天里,考生吃客拉撒睡都在这么个小小的号房里,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而且乡试题量更大,首场就要做三道四书题和四道五经题。为了方便修改且不污卷面,必须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再誊抄到卷子上,不计思考时间,纯文字都有一万多。

    科举考试历时虽长,但出题的范围有限,都是四书五经,跳不出这个框架。能挺过截搭题考中秀才的,经义都没问题,作文也有些章法,但每次大比之年,乡试时都有考生提前被抬出来。

    估计跟这种考试模式脱不了干系。

    顾玉成感慨一番,开始循序渐进地模拟考。

    模拟考是应试教育一大利器,不知被多少人诟病,但能风行几十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的好处。顾玉成一心想要取中,自然不能放着利器不用。

    他守着两大摞真题,每天雷打不动作七篇文章,不管好坏,必须要写出来。一开始还比较费劲,后来做习惯了速度逐渐提升,甚至能赶在天黑前做完一整套题。

    速度上去后,顾玉成就开始每隔两天去号房里做题,累了在里面活动活动,连饭都是王婉贞给放到木板上吃的,晚上还特意在板子上睡过半宿。

    在这种高强度的模拟考训练下,顾玉成的备考清单也逐渐增加,包括擦号房的五块抹布、挡风的门帘、万一下雨漏水能铺到顶上的油毡、挡风挡雨的油纸伞、热饭的小火炉和木炭等。

    王婉贞还给他做了两个方方正正的布袋,比着布袋裁好油纸,带进考棚后就能把这三样叠到一块儿,做个防水的袋子,睡觉或吃饭时把考卷放进去,免得破损污毁。

    至于在号房里睡觉的问题,顾玉成决定多带两床被子克服一下,争取第一天做完题目,至少打完腹稿,然后第三天提早交卷离场。

    都说“三场看首场,首场看首篇”,再怎么模拟,他也不能窝在三尺木板上睡两天还精神奕奕,不如直接放弃,主攻第一天。只要首篇文章入了考官的眼,大概率就能取中。

    一旦取中,不管是头名解元,还是最后一名吊车尾,都是实打实的举人老爷,具备参加会试的资格。对顾玉成这个实用主义者而言,已然是达到目的了。

    顾玉成在家中模拟强化的同时,京师里的顾仪正在奋笔疾书,写完又把字纸扔到火盆里烧掉,惆怅叹气。

    他就不该回来!

    顾家是京师高门,五代书香门第,走出去的都是端方君子。唯有顾仪,声名远扬却放浪不羁,好不容易做了官还给辞了,从此更是一年年不着家。

    早年间顾仪母亲时常装病骗他回来,后来被闹得装不下去,母子俩彼此清清静静过了好几年,没想到去年忽然修书一封说是病得起不来身,召他回来。

    顾仪自己人到中年都偶有小恙,何况是他母亲?收到家信就直奔京师,进门却见老母亲笑盈盈地拄着拐杖。

    她老人家卷土重来了。

    顾仪当场被气个半死,恨不得掉头就走,到底是看着老母亲满头华发狠不下心,顺了她的意在家中住下。

    本想住个一两月就再次云游,哪知合阳公主这女人消息灵通,脸皮又厚,一天天的上门纠缠,又不知耍了什么手段糊弄住他母亲,现在这家中,他竟是一个同盟都没有!

    还有京师这些俗人,忒是无知,竟然背地里开局,赌他的学生能不能取中,简直不知所谓。

    他顾仪的学生,能连个进士都考不中吗?考不中的都是些没用心学的朽木!

    顾仪看着火苗将字纸吞没,愤愤举起酒壶,闷头喝下一大口。

    反正现在没人盯着,他爱喝多少喝多少,权当借酒消愁了。明日就到城郊庄子上去住,看哪个还到他面前来做说客。

    .

    “哥哥,明天真的去看花灯吗?”顾玉荣仰着脸,大眼睛水汪汪地瞅着顾玉成,充满渴望。

    顾玉成顿时心头一软。这段日子里他每天不是读书作文,就是在号房里模拟考,几乎没有时间陪顾玉荣。好在小丫头很懂事,跟着认字、背诗,还对照他买来的花式练习,自顾自玩得开心。

    但她正是爱玩好动的年纪,显然在家中憋得狠了,听说要去看花灯都不敢相信,拉着顾玉成的袖子来回确认。

    “当然去。”顾玉成又回答了一遍,神色温软,“明天是八月十五,是庆祝一家人团聚的节日。福宁城里会有卖花灯和小玩物的,到时候哥哥就带你出去。”

    顺便也给自己放个风,若无意外,这就是他乡试前最后一次出门了。

    顾玉荣得了好几次肯定回答,满意地拍拍手,蹦跳着跑到王婉贞跟前,指指脑袋道:“娘,明天帮我梳头发嘛,我要那个最好看的!”

    “好好好,娘一定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王婉贞道。

    儿子埋头苦读,她却清闲得很,只好每日里多做些滋补的饭菜和汤水,让儿子补身体,再就是给全家人做衣服、做鞋子。

    除此之外无事可做,王婉贞就开始打扮女儿,今天编一个新发式,明天再编一个,不怎么长的头发都能编出花来,以至于顾玉荣每天照镜子都美滋滋的,还要拎着裙角转个圈儿,仿佛仙女临世。

    明天终于出门,必须要更加好看!

    第二天,王婉贞果然给顾玉荣编了新样式的发辫,中间穿插着珠串和花朵,远看像戴了个花环似的,越发衬得小丫头明眸皓齿,伶俐可爱。

    顾玉荣自觉今日美貌非凡,人也矜持起来,抿着小嘴巴做淑女状。顾玉成看得好笑,夸奖赞美一番,就跟王婉贞一起,一人一边牵了她的手出门去。

    他早就发现王婉贞手很巧,会的东西远超一般村妇,应该有些来历。但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左不过是他们一家人过日子罢了。

    福宁城靠近京师,相当繁华,又是中秋佳节,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卖各色小吃和花灯的最多,还有杂耍艺人在空地上撂地卖艺,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