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女装大佬在明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4

分卷阅读104

    带足了兵马,率领大军将城团团围住,在外面放声大喊:“在下徐海,前来请降,速开城门。”这哪里是来投降的,明明就是想抖威风!

    其他官员吓得瑟瑟发抖,李乘风却面不改色,淡淡对身边人道:“去开门将人放进来。”众人不敢违抗,但却纷纷做好逃跑的准备。

    等徐海见到李乘风的那一刻,他才算真的心服口服。

    只见对方身穿便装,只带了两个随从,面对自己身后的千军万马,依然沉着冷静。

    但徐海毕竟是贼,即使投降却还提了一堆要求,比如要封他爵位,要给他一大笔金银珠宝,还要给王翠翘诰命…李乘风想都没想便答应了。因为他知道,离了海洋,走到岸上的徐海不过是案板上的rou,朝中百官定不会放过他,给他点东西安抚一下也无妨。

    正当众人收编徐海军队的时候,后方传来消息。徐海的同伴之一,陈东看大势已去,竟拼死反扑,带人出兵桐乡,想要占地为王。

    桐乡可是东南的大后方,许多人的亲眷都被安置在那里。戚继光面色苍白,颤抖道:“娇娇……娇娇在桐乡!我要去救她!”说着就要往外跑。

    最后好歹是被人拉了回来,李乘风劝道:“你单枪匹马去有什么用,等我整顿一下,马上出兵,你夫人武艺高强,吉人自有天相,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然而当军队到达桐乡之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何止是没事,王月娇看到情势危急,直接夺了城中的指挥权,自己带兵将陈东打得落花流水,还俘虏了对方好多重要人物。

    一脸黑线的忽略掉某人扑倒妻子怀里痛哭流涕的情景,李乘风和手下一同去清点战况去了。

    如此,纵横东南多年的海盗第二大团伙,就这样不着痕迹的被瓦解。

    徐海一被招安,一些依附于他的小势力也都土崩瓦解,有的隐姓埋名上岸伺机而动,有的加入到其他团伙讨生活,一时间海盗间风起云涌。虽然李乘风早早布置好一切,但难免还是觉得人手不够。就在此时,汪直竟然出手帮着解决了不少困难,海盗头子不愧是海盗头子,对付那些人简直是十拿九稳,为官府省了不少心。

    李乘风向来是有恩必报,总不能让人白白费力。于是私下打听有什么是汪直想要的,结果居然真被他寻到突破口。

    原来早在许多年前,由于汪直的走私生意越做越大,官府便将他列为在逃嫌疑犯,还关了他的母亲和儿子。汪直误以为自己家人已死,索性再也不上岸。李乘风从牢房里找到了汪直的家人,不仅放他们出来,还好吃好喝的供着,此事穿到汪直耳朵里,他冷硬的心终于开始动摇。

    嘉靖五年,汪直亲自带着数千人马,开了好几艘大船,还配备了各种□□火炮,开进浙江沿海,要求与李乘风商谈。

    汪直这次来是非常有诚意的,虽然表面上浩浩荡荡,但私下早就跟官府打过招呼,甚至绑了好几个日本的大名来——他们也是推动日本浪人进犯沿海的幕后黑手。

    李乘风同样的,准备了极盛大的欢迎仪式,汪直上岸,双方各派人质去两边。

    按照最高规格招待了汪直,酒足饭饱后,汪直也不废话,直接道:“李大人,我的诚意你也都看见了,要求你也清楚,那么朝廷是什么意思?”

    李乘风慢悠悠的喝了一杯酒:“这个嘛……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文书下来,可八,九不离十,朝廷同意开海禁。”

    斗争了这么些年,为的也不过是这个,绕是汪直如此心思缜密之人也禁不住变了脸色,“此话当真!”

    李乘风点点头:“不过嘛……刚开始还是跟曾经一样,只会开放宁波、泉州、广东三个港口,还是要一点点来。”

    对于这一点,汪直也理解,毕竟初次通商,是应该稳重些。

    “另外还有,”李乘风有道:“税收方面,还要重新商议。”

    听到这里汪直身形顿了一顿,众所周知,大明的商业大部分是不收税的,现在竟然打算开这个头了?他疑惑的看向李乘风。

    无奈苦笑,李乘风道:“否则朝廷开海禁是为了什么?不过汪老板放心,此事朝廷还在商议之中,想必会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数额。另外还有,本官已向圣上禀告,请求给汪老板一个身份,专门负责某样东西的出口,也算是回报汪老板的报国之心。”

    这相当于是让他垄断某物,虽然代价巨大,可相较于汪直的意义,还是不值一提。海上贸易重开,所有都在摸索阶段,有汪直这样一个人实在太重要了。

    汪直心中也清楚这点,所以才能有恃无恐。虽然今后要给朝廷缴税,可相较于自己之前走私上下打点花出去的那些

    ,不过是九牛一毛,他最终还是默认了。

    作者有话要说:王翠翘这个人呢,虽然在国内不太出名,可在国际上却许多人知道。

    因为越南有一本,叫。这本书在越南的地位相当,讲得就是王翠翘的一生,越南人基本上都知道。

    总算是写完了…明天回去

    66、归京

    白驹过隙, 转眼间就已过了三年。

    按照之前与汪直说的,朝廷开放了海禁, 短短几年, 便飞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不过也诞生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白银大量内流,导致沿海银贱铜贵, 物价不太稳定。对此朝廷自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之前就曾颁布过指令,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不过后来因着蒙古进犯, 藩王造反, 就一时耽搁下来。

    如今两个问题都已解决, 嘉靖就又旧事重提, 不过这次他学乖了,懂得循序渐进。此条法令从东南地带开始执行,每两年向内陆推进一次, 直到全国普及。因着沿海银价实在便宜,所以也没怎么损害士绅百姓利益, 大家也就默认了。

    当然了, 海禁之事不可能一帆风顺,零星的倭寇依然威胁着大明。此时便轮到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大展身手, 慢慢的,倭患海盗逐渐平息。

    李乘风在浙江吃好睡好,有忠心的部下和有趣的朋友, 也实现了胸中抱负,穿越一趟,真真正正的为这片土地做了些事。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恨不得一辈子不回朝。

    可事情往往并不如人所愿,这朝中局势,往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开了海禁,国家和诸如汪直之类的皇商赚了钱,那也必定有人损失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