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耽美小说 - 女装大佬在明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5

分卷阅读105

    其实如果之前仔细观察,便可以看出,支持开海禁的,往往都是些北边或者内陆的官员,而反对的,大部分是些浙闽朝臣。这两个地方在如今可是科举大省,朝中官员众多。他们几乎全部参与到沿海走私队伍里,赚的盆满钵满,现在官府开了海禁,大家公平竞争了,还要交一笔不菲的税,自然是不乐意。

    于是平了倭患,主张开海禁的李乘风成为这帮人的头号攻击对象,参他的奏章如雪花一般被送到皇帝手中。李乘风远在东南,实在不好反驳,刚巧他任职的时间也到了,朝廷便命令其进京述职。

    归京倒是无所谓,只是他这一走,沿海怕是无人主持,刚刚建立起还没成型的海贸估计又要出问题。于是第一次,李乘风给朱厚熜以私人名义写了封信,向他陈述利害。

    结果那封私信仿佛石沉大海,皇帝完全没有回应。李乘风苦笑,估计对方还在生自己的气。就在他已要放弃之时,忽然传来圣上旨意,命胡宗宪接任浙江巡抚,同时升戚继光、俞大猷为都司佥事,一个继续镇守沿海,另一个去西北边疆防着蒙古。如此一来,李乘风方才松了口气。

    他离开这天,整个沿海大小官员都来相送。相处三年多,李乘风这位上司不徇私,公平公正,但同时也体谅下属,有些事很少较真,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众人都很敬佩他。

    李乘风向来不喜欢这种分别场面,直接命令他们送一段就回去工作,只留下胡宗宪和戚继光两个人。俞大猷因为担心路途遥远,延误上任,已经先走一步。

    “还记得当时我跟元敬刚到东南,在象山偶遇,还以为你们是江湖草莽,没想到最后一起共事这么久。”说着又打趣戚继光:“久到元敬儿子都能走路了。”

    戚继光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一副傻爸爸的模样,“大人才是,年纪也不小了,合该找个知疼知热的人一同度日。”

    李乘风但笑不语,反倒是一边的胡宗宪颇为伤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放心吧,我们有缘自会重聚,”李乘风安慰道,接着神色郑重:“元敬、汝贞,东南就拜托了,别让我们的心血白费。”

    “是!”二人一同领命,目送李乘风远去。

    ……

    由于急着回朝,李乘风这一路也没耽搁,短短一个来月就到达通州,当年蒋太后来京正是途经此地。也可能因为是蒋太后的故乡,皇上特意照拂此地,这两年通州发展非常好,连道路都用上了水泥。

    李乘风穿着常服,从通州湾下船,望着跟离开之时截然不同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分。正当他要动身之时,却听到前方一阵喧哗。

    李乘风越过人群,只见一个麻衣青年躺在地上,双手抱着肚子,神色痛苦。两个壮汉正不断用拳脚在其身上踢打着,旁边还站着一位少女,面色带着狰狞的笑意,大声道:“骂啊!你倒是骂啊!姑奶奶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本事!等我哥当上驸马!你就跟着你那死鬼老娘的排位滚出我们陈家!”

    李乘风本不愿管这闲事,结果听到那小姑娘口中的话顿时一愣。什么驸马?据他所知,目前朝中待嫁的公主不是只有朱纯茵一个吗?这女子的哥是纯茵的驸马?

    李乘风将其上下打量了一番,暗中摇了摇头。但转念一想,又不是跟她成亲,说不定人家哥哥温文有礼。于是叫来随从,在其耳边吩咐了两声。

    片刻后,通州湾码头突然出现一帮衙役,大声呵斥道:“天子脚下,这是干嘛呢!过了一会儿还有大官来,速速散开!”

    少女咬咬唇,恶狠狠的骂了青年一句,然后带着家仆离开。

    那青年显然是被打狠了,半天爬不起身,李乘风命人把他带过来。那青年显然还处于防备状态,看见李乘风目露凶光。

    懒得和他废话,将准备好的上药塞到其手上,李乘风询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青年拿着药,渐渐放松下来。无他,关对面那人周身气势,怎么也不像和那帮杀千刀一伙儿的。于是一五一十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青年叫陈星,是父亲荫了个百户,母亲是书香人家的女儿,原本也是平安顺遂的一生。结果母亲在他十二岁那年就身死,父亲在几个月后就迫不及待的取回了一个二嫁的女人。之后就是俗套的男版灰姑娘剧情,不过陈星比灰姑娘还要惨。继母生了两个孩子后,便开始在他与父亲间来回挑拨。陈父是个拎不清的,对继母深信不疑,竟将这个长子从家中赶了出去。

    走就走吧,反正陈星在那个家也呆够了。他干脆收拾东西到码头做个账房讨生活。日子久了,他一个大男人难免想要成家立业,于是回家讨要母亲的嫁妆,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继母生的女儿还时不时来羞辱自己。

    李乘风听完陈星所述,也并未急着发表意见,他也算是在外当官见识的多了,仅凭一面之词还不足以判断真假。但有件事必须要弄明白,“小姑娘又为何称自己胞兄是驸马呢?”

    陈星苦笑摇头:“我那弟弟陈钊,别的不行,溜须逢迎最是厉害,他抱上了一个司礼监太监的大腿,认了其做干爹。刚巧公主要选驸马,太监就把他塞了进去。又状似不经意在皇上面前说了些好话,据说已经八、九不离十,就是他了。”

    李乘风沉下脸,先不说这陈钊人品样貌如何,单论还没定下就大声嚷嚷这点,就完全不合格,这不是毁纯茵名声吗!等之后他定要好好调查一番,争取将事情弄个明白。

    送走陈星后,李乘风整理了下自己,便向兵部吏部递上奏折,陈述自己回京述职了。

    吏部表示头疼,按理说明朝外放的文官武将回京都有固定时间和流程,可李乘风不同,他是被突然叫回京的,而且其在沿海行政军事两手抓,也说不好该归到哪一类。好在嘉靖及时下达命令,让李乘风明日直接上朝,把东南要事当着百官的面细细道来。吏部松了口气,总算将这活祖宗安顿好了。

    次日,刚刚四更,李乘风便起身,喊了个轿夫,大老远去紫禁城述职。

    将必要的流程都走了一遍,李乘风跟随众官员的脚步进入太和门。此时杨一清费宏等人都已告老,杨首辅带着老妻回到西北边疆,他还是在那里待得自在,李乘风与其一直都有联系。内阁完全换了一批人,如今的首辅是张璁,谁也没想到,当初那个在茶馆喝杯茶都要斤斤计较的礼部小官,竟然能走到这一步。

    文武依次列队,仅片刻工夫,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