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考科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

分卷阅读29

    是这回要求三名廪生甘结,还要一名官府派遣的廪生派保,这里又花费了六两银子,实在是把方长庚心疼坏了。

    这得方大山和小李氏种多少地、织多少布才能换回来啊?

    回家的时候方长庚都张不开口,第一回如此深刻地意识到了贫穷的悲哀。

    小李氏见方长庚这幅样子也乐了,戳了戳方长庚微微鼓起的脸颊,语气温柔极了:“爹和娘啥都不图,就图你能好好读书,能读到哪里是哪里,千万不要为了银子的事就放弃了。娘偷偷存了不少私房,不用看别人脸色,以后实在不行了,娘就去借,总会把你供出来,知道不?”

    方长庚闷闷地“嗯”了一声,忽然抬起头:“娘,你放心,等我明年考了秀才,一定会让家里过上好日子的。”

    小李氏只当方长庚是玩笑,但怕他过于敏感,就装出一副信了的样子:“娘知道你有出息,但娘不要你多早能赚钱补贴家里,娘和你爹希望你能过体面日子,当个人人尊敬的老爷,一辈子扬眉吐气的,娘就开心了。”

    方长庚是个话不多的人,之前作出这样悬在空中的承诺已经是极限,这时也只是郑重地“嗯”了一声,没有再做别的表示。

    吃晚饭的时候,方大山提议让他架牛车送他们去府城,被老李氏白了一眼。

    “你不看看和咱长庚一块儿上学的都是什么人,人家哪会坐你那破破烂烂的牛车?再说了,你把牛带走了,这几天谁来犁田?让你弟啊?”

    方大山不住苦笑:“我那不也是担心长庚一个人在外头吗?”

    方长庚咽下嘴里的饭:“爹你放心,我一个人可以的,还有沅君他们呢。”

    方大山点点头,又想起那头上了年纪的水牛来:“那头牛也没几年活能干了,犁一户人家的田都吃力,看着怪可怜的。不如我们干脆把它从老刘他们那里买回来,让它也好好过个晚年。”

    老李氏也挺心疼那牛,应声道:“买吧买吧,这牛和咱也有感情了。前天下地的时候我看它出了一背的汗,看来是真的不行咯,和人一样,干不动咯。”

    方长庚知道老李氏也在说自己呢,幸好农村人体格强健些,老李氏和方万英的精神头都还不错,不然方长庚都不能想象等那一天到来,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吃完晚饭回屋,方小宝献宝似的掏出一个小荷包,上面绣着一抹云纹,在她白嫩嫩却生了茧子的手掌上显得格外可爱。

    “哥!这是我绣的,送给你啦!大哥可没有哦,你别告诉他!”

    方长庚勾起手指刮了刮她小鼻子:“回来给你买府城的糖吃。”

    方小宝扭扭捏捏地:“还是算啦,娘说我换牙齿,不能吃糖的。”她可听到娘和二哥说的话了,哪里好意思要糖吃啊。

    换做以前,方长庚早就打趣她了,可这回却没说什么。

    “你乖乖在家,听娘的话,知道不?”

    “知道!”

    方长庚沉闷的心情飞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无尽的酸软。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又大阵仗地送他,方大山还想送他去镇上,被方长庚拒绝了。

    这么远的路,来回两趟也不好受,更担心方大山路上会遇到什么意外。

    年纪越大,对父母就像是一种角色互换,反而是自己更加担心他们的出行安危,很奇怪。

    听小李氏又叮嘱了一通,大丫背着竹篓跟上来,笑着说:“我正好去镇上交布去,我送长庚。”

    方长庚点点头。

    “路上小心啊——”

    “两个人都要小心——”

    身后是老李氏和小李氏此起彼伏的呼唤,方长庚苦笑着和大丫对视了一眼,步履轻快地朝镇上而去。

    路上有伴也不觉得路途无聊,方长庚发现大丫比以前开朗了不少,心里也很高兴。

    “大姐,现在怎么是你去镇上卖布了?”

    大丫柔柔地笑笑:“家里最近忙呢,再说我年纪也大了,爷奶他们放心我去镇上,还说让我见见世面呢。”

    “那你卖完布去哥那里歇会儿,让他带你转转。”

    “已经去过了,也不好意思总麻烦他。”

    “怎么会呢……”

    ……

    聊了一路,到分岔口,两人就分开各走各的。

    穿过两条街到了王家,门口停了一辆马车,王复站在马车旁冲他招手。

    “长庚,这里!”

    方长庚加快脚步过去,上了马车,四人会心一笑,开始了府试的旅程。

    第25章 客栈

    “嘿!没想到来考试的人竟这么多?刚刚官道上就看到好几辆车经过了。”王复饶有兴致地掀开马车帘子看了一眼,回头时脸上又是紧张又是兴奋。

    方沅君说:“这回府试一共有八个县的学子参加,据说是两千个人里头选一百人呢!”话音刚落他就有些后悔地捂住嘴。

    要命!爷爷说了不让他说出去的,王复本就是四人里头成绩最差的,要是害他一紧张,这府试可就悬了!

    果然见王复大惊:“怎么会有这么多?!我们县也才五十个名额呢!”

    方长庚无奈笑笑:“这参加府试的可不止今年过了县试的考生,往年八个县所有考生加起来,恐怕到时候整个府城要被挤得水泄不通。”

    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府试,许多事都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其实原来县里还有一个“提堂”试,由县老爷为通过县试欲考府试的学子再设置一道关隘,选送通过的人去参加府试,然他们县考生人数少,因此就省了可有可无的这一步。

    方万明曾讲过当年府试的盛况,但时局日新月异,如今府试的规模比几十年前只大不少,再一思索,就知道答案。

    王复面露绝望之色:“天哪,夫子怎么没说呢?这,这录取的人也太少了吧?”

    方长庚露出“你慌什么”的表情:“有句话叫做‘趁热打铁’,我们都是刚考过县试的,学的东西都还热乎着,考试的氛围也还没散,用得着怕那些屡战屡败的老‘童生’?”

    这话说出来方长庚自己也有些心虚,但也不无道理。

    考场上提着考篮一脸郁郁不得志的中老年比比皆是,这些人就占了名额里不少份额,可见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