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红楼]如何逃离破船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5

分卷阅读125

    地叫他去看的。六十多岁的端平皇帝在倦怠的外表下,依然保持着对朝野上下的充分掌握。

    “小贾也有了儿子吧?”皇帝的疑问句被他说成了肯定句:“做父亲可不容易,希望他们克绍箕裘、希望他们自立,最后却依然可能失望。你希望儿子们和睦,他们却更有可能吵起来,唉,总不能得偿所愿。”

    贾琰站在殿中听着皇帝的自语,或者说这是一个位高权重父亲的自白,贾参军依然保持着沉默站立的姿态。皇帝将他招来这里,总不会只是让他来听这种自语的,这种话就算要交流……也不能和他自己这种初出茅庐的年轻后生交流。

    果然,端平皇帝在唠叨了一同做父亲比做皇帝更难之后,说道:“你跟着他去,”指着那个太监,“有些事情他会告诉你,然后听朕的安排,让你去抓人的时候不要犹豫,给朕封了他那个王府!”

    皇帝口中的就是“那个王府”不是别人家,正在晋王司徒明的王府,那个想要借刀杀人的就是司徒明。只是从头到尾,他的行动就在皇帝的控制之中。而端平皇帝让贾琰做的事情,就是开始以通政司参议的身份密切关注晋王府,也就是说,贾琰的工作目标又被转移了。

    甄家可以暂时放过,现在需要贾琰盯着晋王。贾伯衡最初有些不解,晋王出了名的不爱交际,连对咸阳郡主这样的亲侄女都不太热络,在这种公认风评下,他要怎么与外人勾连。比如,水匪这种团伙,他是怎么认识了?

    而那个脸熟的太监叫秦高,从掖庭出来侍候的第一个人就是皇帝,皇帝若有什么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情,也都交给他去办。贾琰听着秦高含笑介绍自己,突然升起一个念头,如今他算不算也替皇帝干脏活了?

    仿佛猜到了贾琰在想什么,秦高笑道:“贾参军不必担忧,陛下让你抓人,只是让你将人送往刑部、大理寺或者宗人府。通政司并没有司法权,这也是为了避免唐之内卫秘谍的情况,那种办法终究不是治国大道。”

    贾琰微微欠身:晚辈受教了。

    就在贾琰跟着秦高走后,端平皇帝召见了咸阳郡主,还让她带上儿子孙规。作为皇帝他应该果断处置,可是作为一个年迈的父亲,他决定给司徒明最后一次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给孩子头发剃掉为了不让小孩上火是明朝说法,大萌的皇子皇女都是小光头2333.小时候带着瓜皮帽

    第84章

    接到皇帝召见旨意的时候,咸阳郡主与丈夫孙钟对视一眼, 心里蓦然升起一阵不安。孙钟执意要送妻子入宫, 他宁可等在宫外, 也不肯让她们母子孤身前往。

    孙规已经快周岁了,在曾外祖父怀中还算老实, 端平皇帝抱着这个小小的幼儿,看着对面那个整个少年时代被他囚禁起来的女孩子。人老了就会心软,放在过去, 皇帝会直接下令抓人, 而后处死晋王。可是现在, 他真的不愿意皇室再度流血。

    咸阳郡主站在皇帝身边,看着老人如每一个老人家一样逗弄着曾外孙子, 她的心中也有感慨:要知道, 在那个长的时间里, 对于他们这些皇孙来说, 皇帝二字可止小儿夜啼。这就是帝王家,自己的祖父下令杀死连自己的父亲, 而到最后, 咸阳苦笑, 她所得到的一切—丈夫、孩子,亲友组成的家庭依然来源于皇帝。

    而自己的父亲真的参与了谋反……咸阳郡主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纠结,如果父亲是无辜的, 她拼上性命也要为他报仇。哪怕对方是皇帝,民间有句谚语:舍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父亲并不是冤枉……

    除非他自己或者那位主导谋反的废太子伯父登基,否则自己的父亲都必死无疑……这决定了,咸阳作为活下来的,活的不错的那个,失去了任何所谓“复仇”的立场。在她解除囚禁之后的时光中,咸阳郡主对那件事有了明确的认识:皇子谋反这种事情,成功了无非为后代开了一个坏榜样;而失败了就要愿赌服输。

    呵呵,这也可能是自己的自我安慰吧,咸阳郡主一边走神,一边竖起耳朵随时准备应对皇帝的问题。

    “看你如今的样子,我也可以稍微安心了。”良久之后,皇帝才开口道:“这个孩子,在长大一点,朕就赐他一个爵位。莫要推辞,你父亲只有你一个,你们母子应得的。不过……”

    听见“不过”二字,咸阳心道果然来了,不过之后才是皇帝召见自己的真谛。她就说,好端端怎么会突然想起她?平时就算给赏赐也是贵妃召见的,她并不觉得自己母子能比忠顺王还重要,而就算是那位皇长孙,也很有一段时间见不到皇帝了。

    “不过,你一会带着孩子去晋王府上走走,你们亲叔侄,该走的近些。”皇帝慢道:“一定要带着孩子一起去,就说是朕让你们去的,这样你六叔就明白了。”他将孙规交给保姆,看着保姆抱着孩子站在孙女身后,皇帝挥手,示意她们可以去了。

    “陛下让你去晋王府?”孙钟不太明白:“为何要令你突然去晋王府,不需要写个帖子吗?”拜访长辈怎么也得客气一点吧,孙钟还想要不要准备什么礼物,却发现妻子有些出神,“淑贞?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咸阳郡主看着自己的丈夫,温柔敦厚的丈夫、她儿子的父亲,笑道:“不,祖父他只是有些话,想让我转达一下,你也知道他们父子,再说六叔脾气也怪。我居中转述一下说不定效果更好。”

    她说的也是这么回事,晋王脾气古怪京城皆知,孙钟相信了。

    这些事情,贾琰当然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自己被秦高带去通政司以后,就一直没有回家,甚至连换衣服的功夫都没有。他很忙,忙着统筹信息,暗中截断他们所知道的,晋王的对外通道;忙着安排人记录这么多年来,燕王、齐王,甚至宁王与他有多少勾连。

    皇帝的确关注着自己的儿子,只是档案资料太粗糙了,一切信息都是原生态,需要贾琰带人重新整理。而秦高,秦高当然不行,他是太监。喜欢好名声的端平皇帝不会让一个太监站出来,作为什么正经官员办事,这绝不可能。

    就在咸阳郡主入宫后前往晋王府,又孤身入宫的第二日夜里,贾琰带人封了晋王府。晋王司徒明被带入宫中,他的妻妾子女都被软禁在府中不能出门。

    看着眼前的父子对峙,贾琰想要悄悄溜走退出大殿,他并不想留在这里围观皇帝父子相残的惨事。然而皇帝将他叫住,还让他去拿来之前整理的资料,上面历数了晋王所做的种种不法之事:诸如勾结水匪、暗中勾连宗室、与外臣结交等等。

    贾琰只好将文牍拿来,然后就这么站在原地,看着皇帝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