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红楼]如何逃离破船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6

分卷阅读126

    的手指向司徒明,问道:“你还不认罪吗?”

    而晋王看起来非常冷淡,他不开口,似乎打定了主意随皇帝责骂。端平皇帝看着他这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干脆叫秦高去拿鞭子,他要好好教训这个混账东西!

    呃,要动手了,贾琰作为在场品级最高的官员,看着皇帝面色通红、青筋暴出,未免真的让他把自己给气死,贾琰上前道:“陛下,晋王有罪,是否下部议?或召集三法司同审。”

    端平皇帝吼道:“不用!朕明诏,现在就赐死他!”这话一出口,贾琰愣住了,但晋王似乎被赐死二字刺激了一下,他冷笑:“我为陛下皇子,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君臣之别,父道尊严,陛下也不用赐死,就叫人勒死我,然后将我的尸首抛去乱坟岗,不知是否能稍解陛下怨恨。”

    这话被他说得阴阳怪气,对皇帝来说就是火上浇油,贾琰目瞪口呆的看着皇帝从御座上冲下来,一脚将晋王踹倒在地上,拳打脚踢指着他的鼻子骂道:“畜生!竖子!”

    司徒明满不在乎的擦擦脸上的血,还是一脸笑意,只是显着有些诡异:“我说错了吗?父皇眼中,三庶人死了就是死了,您乐得捧出老七。至于如今,好像只有老七是您老亲生的,我们都是外头抱来的。父皇说我有罪,那就有罪吧,至于罪从何来?哈哈哈哈哈哈。”

    他笑的扑倒在地上,嘶哑的声音喊道:“至于罪从何来,父皇自三庶人之后,不准皇子入朝参政,将我这个疑似同三庶人来往亲密的人过继出去。如今我们的不甘心,这就是罪,皇帝您说是吗?”

    贾琰听着青年看似自暴自弃,其实句句都是指责的话,他来不及、也无意分辨其中的种种复杂感情,他关注的是,“我们不甘心”,果然不管牵连深浅,晋王他并不是一个人。

    皇帝不知是气的,还是憋着话说不出,他瞪视儿子。而他的这个儿子毫不畏惧的回视他,司徒明的话还没说完:“您让咸阳去见我,带着她的儿子,不过是想给我提个醒:莫要让自己的儿女落到和她一样的下场。自幼被拘禁,十几岁的时候才能‘恩释’出来,您就是这个意思对吧?”说完他落下泪来。

    司徒明擦擦眼泪,最后笑道:“您总算还惦记着两分父子之情,那么儿臣也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陛下,您压着我们去捧老七,结果弄到今天这个地步,这究竟是我们心太大,还是陛下您处事不公?立长也好、立贤也罢,楚王未必就是亲王中第一人吧?”

    他的目光落在贾琰身上,谁让他是楚王属官……贾琰却假装没看到,面无表情、目光落在大殿一角。而皇帝此刻也冷静下来,他安坐回御座上,简洁的告诉了晋王一句话:“朕已经决定立贵妃为后,至于你,行为不端、当年为你的嗣父居丧不谨,回府禁闭。废黜司徒明王爵,令他闭门思过,日期,等到朕想放他出来那天吧。”

    说罢,皇帝令贾琰捆上司徒明回府,随即召禁军、京营守备入宫。就在这个夜里,晋王府不复存在,庶人司徒明一家被迁往京郊一处废弃府邸,就此被圈禁。因为没下部议,没有审判,只是皇帝出于家法对宗室的惩处,虽然京中小有议论,但曾经的晋王还是被大多数人很快忘在了脑后。

    因为在废黜了晋王之后的第二个月,礼部左侍郎上书请立皇后,被皇帝允准,苏贵妃变成了苏皇后。大吴朝终于有了国母,自然是普天同庆。而作为朝臣,这样的时候必须要上贺表。

    贾琰哪有那个功夫,晋王,不,庶人司徒明虽然全家被禁闭了。可是原晋王府的检查,审讯不代表也结束了,主子们被软禁,身边伺候的人也跟着换了一批。原来的下人,包括从宫中带出来的太监、宫女,都被贾琰按着人头名册抓了起来。

    不过这个审讯就不归他管了,全部交给秦高负责,内监宦官的事情,贾琰并不愿意插手。等这些都交接完成的时候,上贺表的日子迫在眉睫,贾伯衡傻眼了。

    不止这个傻眼,在连着一个多月没工夫回家之后返回家中的贾参军发现,虽然媳妇对他一如既往,可是他家几个月的傻小子贾非,显然已经不认识的自己的父亲了。贾琰抱起儿子,贾非迷茫的小眼神透露出的都是:这个陌生人是谁啊?

    新爹上任的贾琰很受伤,不过很快,他一贯靠谱的老婆就给了他极大的安慰。

    封后来的突然,黛玉一看若是等贾琰自己写贺表,时间怕是来不及了,就自己动手,先写了一份贺皇后笺。如今贾琰只需要自己动手抄一遍,就可以将这种官样文章送上去。他看着黛玉写出来的文章,四六骈文,尤其是这种喜庆文章、官样贺表,讲究的是文字华丽、用典精当,对仗整齐。

    而这篇文章可称文采斐然,用词绮丽,格调风流。写的太好了,贾琰击节赞赏,他愉快的抄了一遍,然后递了上去。他将此事就抛在脑后,专心在家休息,陪着妻子儿子。他绝对没想到,这种平时只是应付了事,除非当世大家,不会有人关注的文章,还是惹出了一点小风波。

    作者有话要说:

    给皇帝的叫贺表

    给皇后的叫贺笺

    乾隆年间,皇帝觉得太麻烦了,干脆统一就叫贺表。

    以及对于古代朝臣来说,颂圣诗和贺表这玩意代笔很正常。

    第85章

    风波不尽然都是坏事,比如现在, 贾琰站在皇帝父子—子当然是楚王, 跟前, 听皇帝问他:“这贺表不是你亲自写的吧?”

    发现这个的其实是十二公主,前面说过这种颂圣文章, 除了某些名流大家之外,其他人的都是略看一看也就罢了。偏巧楚王有意让自己的参军露个头,他也没多想, 就在拜见母亲的时候提到了贾琰的贺表。而他亲爱的meimei, 就翻出来标有贾参军名字的奏折先看了一眼。

    小公主也是读过书的, 念了两句就对她哥哥说道:“我说不出哪里好,可是这篇文章写的真是朗朗上口却又让人回味, 词藻华美, 唇齿生香。”

    司徒阔是看过贾琰墨卷的, 当时他父亲的评价是:写的很实际。贾伯衡是理论联系实际那种人, 谨慎细心,没有一般年轻士子的天真。但, 他的文章怎么也称不上词藻华美、唇齿生香。不敢置信的司徒阔接过贺表, 难道伯衡偷偷准备很久, 修炼一番?

    哦,楚王看着贾琰的字,刚看了一页就笑得发颤, 险些将手里的奏折给扔了。“这……这一定不是伯衡写的,”司徒阔笑道:“绝对不是他写的。他写不出来这样的词句, 因为他不是那种文采风流,在文字方面特别出众的人。”

    皇帝和新鲜出炉的苏皇后携手步入殿内,皇后笑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