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7

分卷阅读137

    。

    可这等月份里,京都气氛就是不同。

    若说前面的天家兄弟闹矛盾。

    那么,是人为的流言。

    普通的百姓就是瞧一下天家的热闹。

    那么,等着吴王、楚王死,是一个转折的话。

    在朝堂上起风波,一波的官员被弹劾贪污受贿时。

    更多的聪明人已经意识到,这真正的大风波来了。

    这肯定要卷落了进去很多人。

    怕是最后都要人人滚滚的落地。

    皇城后宫。

    永寿宫。

    玉荣听着小桂子禀了外面的消息。

    这真是听了跟传奇里的故事一样。

    “这是出了青天大老爷啊。”

    玉荣捂嘴笑了。

    其时,哪有什么青天大老爷?

    这不过是卷进了天家的弑君案里,这不,这牵连开始了。

    玉荣这般认为的。

    风波特别的大。

    就小桂子念了的名单,这都一串子了。

    这些人查了贪污。

    这老百姓最恨的,自然就是贪官。

    至于那些乡绅地方们,肯定也恨的。

    要说为什么?

    那恨的方向,肯定跟普通的老百姓不同。

    普通的百姓,在承平年间,想做官的话没那么容易。

    不管是科举,还是求学的门路都不容易。

    这个时代想脱产念书?

    这没钱,可不能的。

    光有钱,还不行。

    这还得有身份。

    那就是祖上往上查,三代都得清白人家。

    这行商的,贱籍的,都不行。

    总归,这除了身份外。

    还得有钱外。

    还得有读书的天份,真是一个读书种子。

    想一想,一个人口可能三四万的县里,三年就出了四、五个名额的秀才。

    这还是平均的数。

    可能一些文风鼎盛的地方。

    一年县里一下子占足了七、八个的名额。有些文风不行的,三年一次就是陪跑。

    这就是秀才,看着功名的起步。

    这都如此难。

    秀才,能有什么好处?

    除了免徭役,见县官不跪,可以向县官递了贴子,自称学生外。

    无外乎,就是秀才踏上了功名路的起始。

    当然,最是第一等的禀生,还可能得朝廷给的进学补助银子。

    也不多,就是混一个人的温饱。

    秀才之上,举人更难。

    举人是一州之地,三年才出了那么几十人。

    一州之地,数百万的人口。这何其难也?

    这里面基本上没寒家子弟多少事儿。

    除非天才,不然,很容易就给涮下去。

    为何?

    求学难。

    这等书籍珍贵,学问不外传的时代里。

    想通过了科举,想过了乡试,真是拼了底蕴和天份。

    这很多的隐形门坎,就是一种筛选。

    可这种筛选,还是留有余地。

    不管出身寒微。

    只要有天份,还是可能鱼跃龙门,一朝农舍郎,一朝天子臣。

    那么,普通老百姓恨贪官。

    那是觉得贪官,吃的是民脂民膏。

    这是切肤之痛恨。

    至于乡绅们嘛?

    可能就是恨了,为何能坐上了官位不是自己。

    至于贪不贪?

    如何不贪。

    不过是贪的多与寡。

    以及有没有被发现罢了。

    就是清官老爷再清名?

    那清官老爷的亲人呢?清官老爷的家族之人呢?

    这可是一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时代。

    家族之中,出了一位官老爷,那是要一起享福的。

    “可不嘛。茶馆里,都在说了青天大老爷的好话。老百姓人人都叫好。”

    小桂子也是附合了话。

    “嗯,本宫都想不到啊。这一回,本宫的父亲也是沾了光。”

    玉荣是真没想到。

    这一回倒台的人多了。

    她的父亲耿老爷沾了光彩,然后,官位升了一位。

    四品官位升一级,这自然就变成了从三品的官爷。

    这于耿府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耿府里欢喜。

    玉荣自然也是面上有光。

    若说耿老爷这一回升官,那是满府上下欢喜。

    那么,耿大爷耿谨也升官了,成了七品京官,同样让人欢喜。

    一门之内,两人京官。

    在京都之中,也算得站稳了脚跟。

    “便是大哥也是做了七品京都,本宫是真高兴。小桂子,你来报喜,本宫便赏你一回。”

    玉荣是给了赏赐。

    当然,这赏可不是光为了这一回的喜讯。

    而是一直以来小桂子办事,这办的合了玉荣的心意。

    赏什么?

    玉荣赏了小桂子的,就是一座小宅子。

    在京都的小宅子,这真不便宜。

    这明里给的是小桂子,可实则嘛?

    也是给小桂子留一条退路,以便小桂子可安置一下他要抱养的侄子,未来做了养老的儿子。

    “本宫现在不好求了圣上。不过,你倒可以安排起来。早早抱了婴孩,打小就养起。好好教养,教好了,养熟了,才会是小桂子你百年之后的祭拜后人。”

    玉荣说的实诚。

    若是不早早的养了。

    不打小的养熟了。这就是便宜了别人。

    小孩儿与大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要经营的。

    若不然,亲爹亲娘之间的血缘关系,哪是养父敢比的。

    “奴才谢娘娘。”

    小桂子这得了准话。

    心头自然有信儿了。

    此时,是真正的高兴。

    “你心中有数,本宫是信任你的。”

    玉荣叮嘱几句。

    不外乎,就是仔细再寻问了宫外,特意收养的那些孩子。

    这些孩子玉荣有大用。

    这自然是用心培养了的。

    给吃、给穿,这当然不够。

    要培养了忠心,这便是得打小的洗一洗嘛小脑袋瓜子。

    玉荣很用心。

    目前,见着了一点儿的小效果。

    至少,除了永寿宫外,她的宫中已经安插了好些的人手。

    俱是亲信。

    却又是隔了开,之间的单线联系。

    保密不错,至少,不会引到了永寿宫的牌面上。

    打小桂子这里听了耿府上的喜讯。

    当晚,玉荣在秋兰那儿,又得了准信儿。

    “哦,良嫔动手了。”

    玉荣一听到良嫔那边有消息了,她这松了一口气。

    良嫔一直没举动。

    她还以为良嫔这是不敢报复武嫔,也是惧怕了皇太后和承恩公府的势力。

    现在看来,她想多了。

    良嫔是敢动手的人。

    “秋兰,吩咐咱们的人,一定要耐住了性子。这等时候,千万不可造次。咱们继续躲开了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