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1

分卷阅读141

    御膳案那边安排后。

    玉荣得了闲。

    她就是让排了戏曲的班子,又是跟她排一曲。

    这是打发了时间,当然,也是一个消遣。

    午膳前。

    正统帝来了。

    玉荣是迎了帝王。

    二人用了午膳后,正统帝在消食时,就是讲道:“朕得闲,就陪你一起去寿康宫,去给母后请安。”

    帝王的话,玉荣当然应了。

    前往寿康宫。

    皇太后在呢,三皇子、四皇子一起也是陪着皇太后逗了一些趣事。

    这不,皇太后听着三皇子讲了故事。

    四皇子在旁边给配了乐,那是弹一弹琴声。

    至于弹的如何?

    肯定不怎么样的。

    可皇太后瞧着就是心情好。

    小辈儿的彩衣娱亲嘛。

    皇太后心中满意。

    “给母后请安。”

    正统帝给皇太后问安。

    “妾参见皇太后,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玉荣也给皇太后见礼。

    “天子,你且坐。”

    皇太后对着正统帝态度非常好。

    看了行礼问安的玉荣,笑道:“裕贵妃,你也平身。”

    玉荣谢了话。

    此时,贤哥儿、礼哥儿是一起的,给父亲请安。

    “儿子恭请父皇圣安。”

    贤哥儿一板一眼儿的行礼问安。

    礼哥儿学了哥哥的样,也是行了礼。

    第76章

    正统帝膝下的子嗣少。

    比起他的父皇太宗而言, 他目前就是三个活着的儿子。

    皇家就六个子嗣,三位皇子三位皇女。

    这等数量自然是少了。

    这物以稀为贵。

    正统帝的儿女少,于是, 对于三皇司马贤, 四皇子司马礼, 正统帝自然是看重的。

    “平身。”

    正统帝摆摆手, 对两个儿子唤了起身。

    在司马贤谢了话, 司马礼随了哥哥的动作时。

    正统帝对两个孩子招招手, 笑道:“来,到父皇近前, 让父皇看看你们最近可长高了?”

    正统帝态度很亲切。

    司马贤就是拉起了弟弟的手, 他与弟弟一道的走近了父皇近前。

    正统帝打量了两个儿子。

    正统帝笑道:“是长高了。”

    正统帝还比划了一下,道:“朕还记得, 年前时, 你们哥俩站一块儿, 到了朕的这个地方。如今瞧着,不错不错。再过些,就是昂扬男儿。”

    正统帝很满意。

    得了父皇的夸赞, 司马贤很高兴,司马礼也是扬了笑脸。

    小孩儿的眼中, 父皇自然是身影伟岸。

    哪一个小孩儿都是崇拜着父亲的。

    司马贤、司马礼自然也不例外。

    关心了两个儿子。

    正统帝还是问了他们的学习进度。

    小小的考校了一下。

    意思意思后,正统帝对于两个孩子的大概进度,有一些底子。

    对此,正统帝觉得合适。

    这两个孩子去正式进学,也不算拔苗助长。

    而且,哥俩感情好,礼哥儿也能多得些哥哥照顾。

    “很好, 父皇很满意。下一回,若是你二人再得父皇考校,让父皇继续满意了。父皇考虑着赏你们兄弟俩。”

    正统帝许了话。

    三皇子司马贤、四皇子司马礼一起行了礼。

    由着司马贤谢了话。

    然后,正统帝就是让教导嬷嬷领了两位皇子去寿康宫的小书房里,哥俩去一起练一练大字。

    打发了哥俩。

    正统帝的目光挪到了皇太后这儿。

    “两个孩儿瞧着,一定多得母后的教导。”

    正统帝小捧了皇太后。

    “这是孩子们本来就好。哀家这做皇祖母不必废了太多的心血,他们都是聪慧的好孩子。这懂事又上进。”

    皇太后夸了好话。

    “要哀家讲来,裕贵妃有功劳。这是给皇家添了两位聪慧的皇子。”

    皇太后把话儿挪到了玉荣的身上。

    “太后娘娘,您这夸,妾哪受的起?”

    玉荣笑着说道:“就像是圣上讲的,两位小皇子是多得皇太后的教导。这是学了皇太后的处事态度,如此才会懂得上进。”

    “至于说给皇家添两位皇子,这生子有功劳……”

    玉荣捂嘴笑了。

    笑过后,玉荣的目光扫了正统帝一眼,眼波流转间,玉荣还是眨了一眼睛。

    “妾一个人哪来什么功劳?这是圣上给的恩典。”

    玉荣这时候还是微低了一下头。

    当然,不是害羞。

    玉荣就是心头琢磨了,这应该有正统帝的功劳吧。毕竟,小孩儿们能出生,亲娘出功劳,亲爹也出了一颗种子。

    “哈哈哈……”

    正统帝笑了。

    笑过后,正统帝收敛笑容,他才说道:“爱妃说的对,朕也有功劳,大大的功劳。”

    正统帝这般心情不错。

    皇太后瞧了,也是笑了一回,说道:“你二人就是会打趣。”

    说些关于皇子的话题。

    正统帝还是把话头挪到了正题中。

    “母后,朕瞧着两位皇子多得您的教导,也确实够出众。依朕考校看来,他二人也到了正式进学的水平。”

    正统帝说道。

    皇太后听了,有些懂了。

    “学问到了,这年岁可不到啊。”

    皇太后用轻松的语气,淡淡的回道。

    “身在皇家,自然要能吃得了进学的苦。”正统帝不介意的样子,他道:“再则,朕亦是有考虑到贤哥儿、礼哥儿兄弟俩感情好。这二人真是去进学,还是一起念书习武的好。”

    皇太后听着皇帝的话,也是点头同意。

    “贤哥儿、礼哥儿打小一起长大,这事情真真好。依着天子的意思,这将来进学了确实得在一处。”

    皇太后把时间上,那是含糊了一下。

    正统帝听懂了。

    “母后,朕也知道您舍不得两个孩子。只是,玉不琢,不成器。朕还考虑了他们的将来。进学读书明理,习武强身健体。这皆是善事。”

    正统帝说这一个时代的正理。

    哪一个想教育好孩子的。都得让孩子有一颗聪慧的大脑,以及一幅强健的体魄。

    “裕贵妃,你舍得?”

    皇太后把目光挪到了玉荣身上,这是反问了话,道:“正式进学,可要挪了皇子到皇子所去。”

    玉荣见着话题问到了她的头上。

    玉荣抬了眼眸子,她说道:“妾听圣上与太后娘娘的吩咐。”

    “依着妾的见识浅薄,妾也觉得圣上说的在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懂礼。妾就是想着,圣上是两位皇子的父皇,圣上总会为他们考虑良多。”

    玉荣倒底还是表明了态度。

    玉荣是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