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 - 言情小说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2

分卷阅读352

    会退走的。

    说白了,对方的法子,老套不老套?这不中重要。重要的是胡人一直以来,解决问题的法子,就是这一种老一套。

    可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梓橦在思考什么?”

    一个声音传来。

    打断了玉荣的沉思。然后,玉荣抬头,瞧见了走近的皇帝。

    玉荣挺惊讶,这据然没让传了话?

    皇帝大啦啦的就进殿了?

    玉荣转念一眼,这乾清宫的真正主人是皇帝。她一个代管的,嗯,也确实没必要一定要通传一声。

    “恭请圣安。”玉荣起身,给皇帝福了一礼。

    “梓橦,你辛苦了。你替朕受的累,咱们夫妻之间不需要客套。太客套,就是客气了。太客气,便是心底的疏远了。”正统帝握了玉荣的手,说的挺亲腻。

    这话玉荣信了的话,嗯,那就是她傻。

    至少,心中挺有自知之明的玉荣,信了两三分。没全信,可也不敢不相信。

    毕竟,要忽悠了皇帝。

    她也要拿了本事,做了一个演员的职责。总之,一直以来,玉荣这一个合伙人跟皇帝不是相处的挺愉快的。

    现在的玉荣摆得正自己的位置。

    她这时候,对于皇帝的话,是笑着回道:“礼不可废。我乃是中宫,总要做了表率。”

    “至于亲近不亲近圣上,圣上能不知道?”

    玉荣说的话时,还是回握了皇帝手。玉荣表示,她演了皇帝的脑残粉,都演了二十三年啊。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三年?

    总之,进入演员的状态,玉荣表示这事儿,她熟悉。

    跟吃饭喝水一样的,那是信手捏来。

    “今个儿得了喜报。胡人来报,被官军打退了一波。如此,皆是阻于九边要塞之外。”玉荣笑着回了好消息。

    “此是好事。”正统帝回了一句。

    “可绣衣卫之前的情况显示,北边的胡人已经聚成了一个大部落,在一个单于领导之下。我心中还有隐忧。”玉荣对于情况,可不敢掉已轻心。

    战争之事,不是儿戏。

    容不得半点的马虎了。

    正统帝听了这话,也是眉头一动。

    正统帝说道:“这事情确实不小。”

    “可惜,北边的草原,不是咱们的主场。如今打了几场,再见了真章。”正统帝也清楚,这战争不是儿戏。

    可问题在于,哪怕想当明君,想大胜。

    正统帝更清楚,他们这大魏朝是应战,而不是开战方。

    “圣上不必多忧心。咱们与北边的胡人,那底子不同。咱们的底子厚实,那是与北边的胡人大战,只要胜了一回,那就是大胜。可胡人输了一回利害的?那就会伤了根本。”

    玉荣这话,说的是实情。

    说白了,就是国力不同。

    底子厚,那是缕败缕战。

    若是国力不行

    那便是输了一回,可能就要输了国运的。

    胡人有多少家底?

    没多少。

    胡人就是愄威,而不愄德。

    只要胡人大败。可能就是换了单于的事儿。

    总归,胡人那讲了一个拳头大,就有道理。可不讲了什么大义名份。什么正朔的。

    “还有一事,我得了消息。老三将要回来了。”

    玉荣这会子只报喜讯。

    “嗯。”正统帝点点头。

    “出去一趟,想是老三会有长进。”正统帝对于太子还是有期待的。毕竟,他的年岁搁这儿,可能不盼了监国太子。

    可皇帝还是盼了,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主要是他膝下能继承大位的,就老三、老五两人。老四出局了。

    老五不是做储君的料子。

    那么,剩下来的老三,就成了独苗苗。

    独苗苗的待遇,自然就是极好的。

    总归,长辈会更加的看重。

    “我也是盼着老三早日归来,眼瞅着,离着了小年越来越近。”

    玉荣也是这般回了话。

    太子司马贤归来的消息,只是消息。

    倒是胡人在九边要塞那是吃了亏。南犯,自然没成功。

    这等情况,让朝廷上下是震奋的。

    同时,也是让皇帝非常的高兴。

    可惜,一个喜讯的背后,可能只是开始。

    然后,玉荣在得了喜讯的十日后,得到了一个不那么美妙的消息。

    胡人突破了九边要塞。

    至于原由?

    暗卫的秘报中,有了详情。

    绣衣卫那边更是给了回复。

    乾清宫。

    玉荣很冷静。

    她在想了的,是另外一回事。

    败了一仗。

    胡人当然是收获了。可这些收获是建立在大魏朝百姓的血泪之上。

    国仇家恨,这就是战争继续下去的理由。

    仇,要用血来回报。

    玉荣拿着奏章去见了皇帝。

    通天阁。

    正统帝结束了修仙。他是被打断的。

    皇后来了,李公公禀了话。

    皇帝就见了。

    修仙嘛,随时可以。

    皇后来了。

    还是处理朝政的时候,正统帝就是知道有事情发生。

    玉荣进了殿中。

    她与皇帝行了一礼。

    然后,她才把奏章亲近递给皇帝。

    皇帝看了。

    其时,大败一场的消息,皇帝在暗卫那里早得知了。

    现在再看一回。

    皇帝还是生气的,怒火中烧。

    特别是北边还递了求和之意。

    那是求和吗?

    在皇帝看来,那是打他的脸,打皇帝的脸。

    如何煽了?

    自然是求嫁公主。

    毕竟,大魏朝开国至今,还没有和亲的公主。

    第137章

    “欺大魏男儿无风骨?还是欺朕不敢杀人?胡儿无礼。”正统帝对着玉荣这般评价了胡人的妄想。

    正统帝要不要脸?肯定要。

    正因为皇帝要脸,他就不可能和亲。这在青史之上要留了污名的。对于一个有志明君的帝王而言,岂能如此干?

    “胡儿欺负大魏过甚。”玉荣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此时,玉荣是站在了皇帝一样的立场上。胡人求的是和亲公主吗?那拉拔下来的是大魏的颜面。

    堂堂大魏,礼仪之邦。

    这将了礼仪,那是对治下之民。对于蛮夷之辈,当然是杀之以威,让其愄之有德。

    “圣上,九塞之地的战争,咱们大魏朝是不得不继续下去。大魏不能输。”玉荣提了这事情。这事情在朝堂上,也是议论的利害。

    有人想和亲吗?

    肯定有软骨头的。毕竟,朝廷大战,这钱粮上可不容易的。

    说起来,在这个时代打仗,钱粮的消耗是非常大的。

    可能前线一个兵,后面得三个民夫在运粮。更不消说,人马